第一,清北复交在体制内的增益效用,远远没有在体制外那么大。
在企业,你说你清北复交的,那人家马上会对你刮目相看,认为你的学习能力强,会对你委以重任。
确实你学习能力真的不错,很多工作能很快上手。
但在体制内,你说你清北复交的,普通的单位,大家也会对你刮目相看;部委省厅就未必了,毕竟名校生到处都是。
但是,不管你是清北复交,还是北大青鸟,起初的几年里,你们做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打杂。
打杂可未必能体现出你清北复交的水平来,说不定未必还没有人家北大青鸟的干得好呢。
在大多数机关里,如果晋升天花板高,那提拔晋升都是有年限限制的。
你是清北复交本科,我是函授本科,对不起,我们一起成长,你提四级主任科员的时候,我也提四级主任科员了。
就算你是哈佛耶鲁牛津剑桥,你也得给我踏踏实实地熬年限。
别以为清北复交人,走到哪里都可以横着走了,人人都要对你肃然起敬,对你尊重万分,所有的好处和机会都要给你,连去卫生间都要把位置最好的尿坑给你留出来。
第二,能不能到厅局级,清北复交没啥鸟用,博士也没啥鸟用,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一是你所在的平台,二是你的背景。
清北复交博士去了街道,干一辈子,一样提不了一个副科实职,很正常。
但你不是清北复交,就是北大青鸟函授的本科,公考狗屎运爆棚,考到了人比较少的部委,那躺着基本上退休前也能解决个二巡(相当于副厅)。
这就是平台的决定意义。
说到背景关系就是玄学了,要么先天带来的,爹妈祖宗积累的,没有的话,就只能靠情商和人情世故了。
情商高,善于搞关系,能迅速得到领导的喜欢和欣赏、信任,愿意培养你,支持你,这才是体制内最重要的能力。
在这种能力的加持下,每一个阶段,你都可以获得相应级别领导的支持和提拔,才能一步步往上爬。
至于什么高考分数,学历,发表多少篇一作,在校成绩多牛,吊用没有。
而在情商方面,很多清北复交的,还真未必有哪些混江湖的强。
很多人会拿能力说事,认为清北复交的人能力强,理所应当得到提拔。
但体制不是八九十年代的改革时期,不需要你改革创新,更不需要你开疆拓土,需要的是照章办事,按规矩办,事写套路性的假大空的文字,是按照规矩办文办事办会。
就像一台庞大的、运行良好的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一样,你只需要重复着做一些固定的事情即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的技术含量,更没有很多人现象的那么大的发挥空间。
你就算有张良、诸葛亮的才能,你也只能当好那一个螺丝钉。
说实话,大多数的公务员工作,不管阿猫和阿狗,只要基本的综合素质合格,都能干个大差不差。
更何况,体制这么多年,已经吸纳了非常多的优秀人才,很多人是不显山不撸水的,其实非常有水平,比那些自以为清北复交博士的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基本上可以讲,清北复交的博士,如果能考到部委,那90%的概率能当上副厅级,但这不是你能力强,而是平台加持。
如果在省厅,大概有30%的可能。省厅的副厅,是一道艰险无比的大门槛。
如果在市一级以下,基本概率约等于0。
考公务员,了解体制,关注老司机公众号:公务员说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