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符合现实规律。
在汉服还是影楼风,不被社会接受的时代,我当时的建议是全面复古,无论从服制还是礼制,一丝不苟的全面复古,事实上后来汉服的发展路径正是按照这一方向前进的。
现在汉服面对的困难,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复古比不过官方,无论是礼制还是服制,天然处于劣势,毕竟汉服的形制每朝每代都以官方发布为准,每一朝代都有不同。但服饰最有生命力的地方一直在民间。群众总是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中完成最符合群众审美的样式。
二是,汉服作为封建社会阶级划分的一种官方手段,天然不适合宣传普及,个无法进行市场商业化发展。
其实这个时候后面怎么走就很明显了,思想上政策上紧跟官方,官方要深化改革,要搞活经济,要搞民族自信,汉服就市场化改革,搞汉服商业体系,搞汉服品牌效应。几点小建议,诸君斟酌:
一,服制改革,放弃向官方靠拢市场化。两个方向,平民化和品牌化。平民化精简服制,适合休闲穿着,价格亲民,形成市场规模,只需要保留一定的汉服元素,放弃全面汉服化。品牌化走奢饰品路线和轻奢路线,宁缺毋滥,轻奢复古,奢饰品全新设计。
二,礼制改革,抛弃封建礼制阶级属性,保留核心元素,设计一套符合现代社会的商务礼仪标准。一个传统问候礼仪。比如拱手礼。不过个人不推荐,江湖气太重。
三,这个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大量的时间。从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中找到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统思想,思想上全面向官方靠近。我抛砖引玉,比如周礼中的大道之行,就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完全契合。多找找这些传统文化。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和大汉族主义全面切割,有多远躲多远,这些大汉族主义者实属狗皮膏药,作为传统文化的汉服复兴运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是这些腌臜货最急于碰瓷的存在。写进宪法坚决打击的玩意,绝对不要碰。
就写这么多吧,总结一下就是:思想上紧跟官方,行动上紧跟市场,文化上扎根传统。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