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看到米酵菌酸好像是一家人吃了酸汤子而中毒的新闻,而这次是凉皮。
如果说酸汤子对很多人来说只是地域饮食,比较小众,那凉皮却是南北通吃,尤其到了夏天,凉皮是很多人选择的一款解暑又饱腹的美食,所以对于米酵菌酸我们要更加重视,更多认识。
● 一些饮食习惯里比较少出现酸汤子、河粉、肠粉、凉皮的人,可能觉得就安全了......实际上,泡发的银耳木耳、发酵的玉米面制品以及淀粉类制品变质后,都有可能产生此毒素,而这些大类食物几乎不分地域到处都能觅得其身影。比如糯米面汤圆、酵米面、糍粑、各种淀粉、粉条等。
● 警惕一知半解带来的疏忽,比如长辈们有的时候是知道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是不能再吃的(并不是知道里面什么毒素导致的问题),但是对于各种发酵米面类的食物容忍度却极大,甚至有时候“仿佛闻到味道不一样”也不予理会。
因此,我们应该更全面的在这类人群中用通俗的语言“科普”相关知识,帮助身边的亲朋好友重视起来。
● 对于“万物皆能煮沸消毒”派的人,也必须让他们知道米酵菌酸在120℃的沸水煮上1小时,依然能保持原有毒性。
● 当吃过相关食物后感觉有不良反应,应该尽快催吐,并立刻去医院治疗,不要心存侥幸硬抗。
中毒表现
进食后2~24小时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体温一般不升高,病死率高达40%~100%。[1]
● 尤其要注意,如果同桌吃同一种食物的人中有人被发现米酵菌酸中毒,即便自己没有出现症状,也要尽快就医,获得专业的帮助,更早观察治疗。
● 冰箱不是食物新鲜永驻的天堂。
从冷藏到冷冻,所有食物一旦存储时间过长、过了保质期,就不要再食用了。如果觉得心疼,怕浪费,那下次买的时候一定要依需选购少囤积。
参考
编辑于 2023-07-16 15:47・IP 属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