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知乎邀
题目中其实说的很好了,基本上列举了常见的案例。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毒性很强的,它是线粒体毒素,体内大量吸收后,基本上是无解的。 BA是线粒体腺嘌呤核苷酸 (ADP/ATP) 转位酶 (ANT) 的特异性配体而不是电子传递链的。BA必须通过线粒体内膜产生抑制 ADP/ATP 转运的作用。

从部分公开的数据看,一旦有明显症状,死亡率极高[1]:

广东的李兵等人[2]比较详尽的研究过产毒情况,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参考下如何预防:
1.尽量不要长时间保存易污染食材
易污染食材包括湿米面制品、银耳、木耳等。一般常温放置三天以上就极有可能产度;反之低温保存或者短期保存,问题不大。


2.如果需要发酵,尽快发酵到酸性
酸性条件下不容易长菌,也不容易产毒

3.可以加盐或者加醋防止产毒
少量的盐或者醋就有很好的保存效果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其实一般来说短期保存(过夜);低温保存(冰箱);盐或者酸处理;已经食用菌快速发酵等处理过的食品,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产生毒。
这也是为啥尽快BA中毒比较常见,但是事实上发生比率极地,极为少见的原因,因为大部分传统做法其实不会产生毒素。更何况很多情况下,食材受到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椰毒致病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BGC)污染的比例也不是特别高[2]。

参考
发布于 2023-07-16 15:21・IP 属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