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名字的顺序
朱元璋在给后代起名时制定了一套规则,采用“姓+辈分+五行字”的方法来起名。
他有26个儿子,每家都确定了20个辈分字,足够用来轮回20代。最后一个字是五行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字大致推测出是哪个家族的后代。
例如朱元璋自己的儿子们的名字都是两个字,并且最后一个字都带有木字旁。每个儿子的后代辈分也有不同的20个字,比如朱标家族的辈分字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朱棣家族的辈分字是“gao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通过这些辈分字,我们可以迅速识别每个人的辈分以及他们属于哪个旁系。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将他们按照顺序排列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如果五行字的偏旁发生变化,那么就是父死子继的情况。而如果五行字的偏旁相同,很可能是兄长去世,弟弟继承皇位。
也就是说,当排列好名字之后再观察顺序和偏旁,我们就能轻易地了解传位的变化规律。实际上,朱元璋创造这套起名规则的最神奇之处并不止于此。
随着朱家子孙的增多,到了后代,名字居然不够用了,所以他们只能创造新字来凑数。

明朝所有皇帝的名字都会带有“金、木、水、火、土”的偏旁,这也是朱元璋当时定下来的。
第一代:朱元璋
(反推为水,水生木,水滋草木)
第二代:朱棣
木生火,焚木为火
第三代:朱允炆、朱高炽
火生土,火烬成土
第四代:朱瞻基
土生金,土炼出金
第五代:朱祁镇、朱祁钰
金生水,金器盛水
第六代:朱见深
水生木,水滋草木
第七代:朱祐樘
木生火,焚木为火
第八代:朱厚照、朱厚熜
火生土,火烬成土
第九代:朱载坖
土生金,土炼出金
第十代:朱翊钧
金生水,金器盛水
第十一代:朱常洛
水生木,水滋草木
第十二代:朱由校、朱由检
发布于 2024-08-05 13:36・IP 属地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