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明时期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有著名的唐伯虎、文征明和仇英等人)中坚力量的张宏,除了擅长吴门画派典型的景观造型刻画技巧外,也创作出过不同于一般吴门画家的独特风格山水画,比如这幅描绘当时南直隶常州城内有名的园林“止园”的全景图,就破天荒地采用了在当时中国画界极罕见的高空俯瞰视角,并且在细部景物的描绘上运用了点描等创新笔法,着重于表现景物和建筑的真实观感,这与当时江南文人所崇尚的以內心意境出发的景观描绘法显得十分特立独行


尽管类似的创意也能从宋元时代的零星作品中找到,但结合明代以来吴门绘画风格的演变脉络以及张宏所处的年代背景来看,著名的汉学家及艺术史学者高居翰认为张宏的这种描绘技法更大可能是受到了当时欧洲版画的影响,尤其是这种全景图与当时远在大洋另一边的低地国家版刻画家弗朗斯·霍根伯格(Frans Hogenberg)和格奥尔格·布劳恩(Georg Braun)制作出版的世界地理画册《Civitates Orbis Terrarum》内之欧洲城市的鸟瞰全景图极为相似。


可以推测,当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尤其是在南北两京深入活动的晚明时期,这种西洋版画的绘画风格也随之进入了江南本土画家的视野中,并使后者吸收了很多灵感。晚明时的南直隶苏州地区堪称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繁华都会区,浓厚的世俗文化氛围让市民更加青睐对视觉艺术的追求,促使画师愿意打破传统的窠臼,侧重感官上的传递以迎合大众的商业化审美

当然也正是这种向世俗化靠拢的趋势,同样让很多仍执着于传统风雅的江南士大夫所不耻,认为这些晚明的吴门画家是“自甘媚俗”。锐评的人中,就有董其昌这样的大家

也正因为如此,张宏在传统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评价并不高,但从后来清人的文献描述他为吴中学者所尊之的情况看,在晚明时代商业化繁荣的江南,他这种打破传统,注重视觉表现的风格,还是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青睐的
来源:高居翰《山外山:晚明绘画 1570-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