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比索尔仁尼琴?莫言连米兰昆德拉的尾气都吃不上。
这三个人常常被一起拎出来说,无非是在诺奖话题下有相似处——直接一点就是索米写反苏/反G题材,管写反G反H,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当然人家美其名曰叫揭露现实,至于是用什么口吻来描述纯看个人屁股。
米兰昆德拉拿不到诺奖,索尔仁尼琴要背一部分锅。索尔仁尼琴在获奖后的一系列操作让吹捧他的势力相当尴尬。这时候恰逢米兰昆德拉前往法国,作品横空出世,即使米兰昆德拉并非所谓的捷共改革派或者泛左翼自由派(仅仅称得上是避世派),为了防止他变成打脸的索尔仁尼琴第二,诺奖也不会很快就颁给他。等到苏联解体,反苏题材市场反应不再热烈,米兰昆德拉又声称自己喜欢待在幕后,彻底失去利用价值。
欧美利用文艺作品进行意识形态攻击的手段在索尔仁尼琴之后变得相当谨慎,必须要找到极为温驯听话的话事人来当典型。于是在 大概十年前这个时间点,类似阎连科、莫言、蒋方舟的打包组合拳便层出不穷,大约到2016年川皇上台为止,这段时间出版的书籍里常能看到话事人在腰封上互相吹捧,活脱脱的点将录。
莫言获奖的时间点是2012年,各种媒体和从业人员每天高强度肆无忌惮制造奥利给的黄金时代。上段所述的小团体高强度收钱赞美东部岛国的奥利给也集中创作于这段时间。
如果索尔仁尼琴活到现在并且会用社交网络,他的账号会被封禁得比川皇还早。民族主义者和逆民族主义者在当下一个新的区别就是前者常常被禁言,而后者自己都不需要出面而自有传声筒。
编辑于 2023-07-17 17:12・IP 属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