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个回答

《封神第一部》中姬发从小被作为人质送到朝歌,为何还会对纣王如此崇敬?

苏桃桃
125个点赞 👍

很简单,很多人看封神第一部认为这是个讲「弑父」的电影,觉得片中爹味儿太重,这只是看到了表象,我认为,封神第一部的主题在于「寻找精神父亲,发现真实自我」

姬发和崇应彪是不同的,崇应彪和纣王殷寿的际遇是类似的,都是不受宠的次子,而姬发去朝歌,不是被动的、被父亲放弃的,而是他主动追梦的。

片中通过他和伯邑考的对话可知,当时帝乙要求各大诸侯送质子入朝歌,姬昌让他们兄弟俩比赛射箭,谁赢了谁去。

按理来说,是文武双全的长子伯邑考会赢,但是姬发在伯邑考的弓箭上做了手脚赢了比试,所以得以去了朝歌。

而伯邑考也提到,姬发这么做,不仅出于兄友弟恭的感情,还因为当时年幼的、怀有一个英雄梦的姬发,认为小小的西岐生活太平淡了,举目望去都是麦田,父亲固然很好,但他只是一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文人形象,和少年心目中策马扬威的大英雄相去甚远,而朝歌会有更精彩的生活和真正的英雄值得他去追寻。

姬发的这种想法无可厚非,每个小男孩心中都曾有过一个英雄梦,而他幸运的是,他真的在朝歌遇到了他心目中的大英雄、精神上的父亲——殷寿。

在暴露自己称王的野心之前,殷寿绝对是这些质子们心目中完美的精神父亲,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对待自己的儿子和质子们一视同仁,一看殷郊和姬发感情那么好,就是多年同吃同住打下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他教给他们一身真本事,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而不用再凭家族的荫蔽,去堂堂正正赢得功绩和别人的尊敬,这对于这些不受宠的、远离家乡亲人的孩子们来说,是殷寿给了他们人生的目标,让他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来自父亲的教导和爱护,不崇敬热爱他,简直是不可能的。

在开场的冀州攻城之战里,就可以看出殷寿这个人物的魅力所在,质子们的马被火所阻挡,他惩罚的是自己的亲儿子殷郊,而他说出「马看到什么,是人决定的」之后,是自己身先士卒,骑着被披风挡住双眼的马冲进了火海,这样的主帅,这样的父亲,怎能不令质子们拜服?

这场戏还藏着一个巨大的隐喻,就是质子们在殷寿眼里,也和这些需要驯服的马儿差不多,他们看到的,是殷寿想让他们看到的。

当他成为王之后,这些一腔热血的「马儿」眼睛上的蒙眼布被取下来了,他们看到了这位精神父亲的暴戾、残忍、多疑,才对他产生了动摇和质疑。

就像姬发,在对精神父亲失望之后,才终于发现了亲生父亲姬昌身上的可贵之处,姬昌对他说「你的父亲是谁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意思是告诉他,你不需要精神父亲去告诉你该做什么了,你该长大了,要有自己的思想了,接下来的人生,要自己去选择了。

而姬发的选择,是杀掉精神上的父亲,回到那个他曾经嫌弃生活平淡的家乡。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反爹味的设计,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爹们,一辈子都不愿意放弃当爹的权威,甚至很多不是真爹的人,比如老师、老板,都毕生致力于给别人当爹的事业,怎么会希望对方独立呢?

电影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像姬昌这样不致力于当爹的,不洗脑控制儿女的,不处处秀肌肉烈马等父权制标志的,才是好爹。

对于殷寿的当爹大业,片中也给出了很多细节证明他的洗脑并不是完全成功的。

姬发之所以很崇拜他,一来是因为姬发本身有英雄梦,二来也是因为他是质子们里面年纪较小的(第一部设置他的年龄是16岁,被洗脑了8年,后来觉醒已经很不容易了),开场被pua自杀的苏全孝也是因为年纪很小。

但是其他的质子们,尤其是年纪大点的、背景复杂点的,就没那么容易被洗脑了,比如第一个拿刀反杀殷寿的鄂顺,他的姐姐是殷启的正妃,他的哥哥也去世了,这就意味着,他什么都不用做,以后也能顺当继承南伯侯的爵位,而且他的姐姐也在朝歌,平时也不会少了关心照顾他,所以他应该就是打工人心态,完全没把殷寿当爹看。

姜文焕也是如此,严格来说殷寿是他姑父,他爹对他很好,他姑姑姜王后也是人间清醒,小姜在片中也处处体现出职场老油条的人设,他会把这个姑父当爹就见鬼了。

daddy也就是骗骗未成年吧。

编辑于 2023-08-09 00:33・IP 属地河北
李小丢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