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送入朝歌的年纪大约在7-10岁。
参考春秋战国时代,质子虽然本质上是人质,但因为是诸侯国王的儿子,待遇并不低,身份很高贵,并非普通人。
也因此,殷郊才和质子们同吃同住同训练。
殷郊是殷寿之子,殷寿是没有继承权的王子,换句话说,质子在待遇上,与没有继承权的商王之子没有区别。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在现代,因为某种原因,你寄人篱下多年。在对方家庭里,除了长子长孙之外,你跟其他孩子同出同住一起上学,没有被区别对待,而且除了长子长孙外,某个叔叔对你还格外好,夸奖你,让你对自己的某种能力和未来充满信心,同时7、8年来,你没见过父母,甚至没有任何消息。更有甚者,对方家庭还不断的告诉你,你已经被你父母抛弃了,他们不想要你,也许因为疾病,也许因为超生,总之很具体的理由。你说那个时候,会不会觉得眼前这家人才是你真正的归宿?
知乎上很多贴,说自己幼年在养父母身边,成年后却被亲生父母找回,知乎贴统一劝,都是痛斥亲生父母的。
《封神》的父子关系复杂,但本质上中国人的亲子关系并没有什么变化,复杂纠葛。
只是电影给了较可观的视角讲故事,加上大家都知道纣王是坏人,所以觉得不理解质子崇拜他的逻辑。但现实是,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身边的人是不是坏人,我们只知道,他对我好不好。
如果一个人对我们好,但世人对他评价很差,我们甚至会愤怒,这就是人的情感大于一切。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通过情感来理解世界的。
质子也是,纣王也是。
殷寿不管多优秀,都不被重视,像不像此时此刻的殷郊呢?他心中的委屈日积月累迟早都会变成愤怒。
最后归根到底一句话,不被爱的人,会承受很多苦难,他们本质上都是可怜的人。
这一点,至今依旧不变。
发布于 2023-07-23 08:21・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