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商纣王"殷寿",确实极有魅力。
虽然依旧是大反派boss角色,但作为一个雄才霸略,智勇双全,身先士卒,悍不畏死的枭雄统帅形象,无疑比传统小说中那个沉溺女色、醉生梦死的昏君,更契合真实历史人物形象。

“商纣王”的正式名号是帝辛,殷商王朝第三十一代天子,“商纣王”是后世对他的贬低性称谓。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帝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即约30岁即位,在位30年,60岁殉国。
帝辛本名子受,为殷商第三十代天子帝乙之幼子,以其母为帝乙之正后,又是其母扶正为王后所生,因此越过同母兄微子启成为嗣君。
《史记》里称纣王「长巨姣美,筋力超劲,手格猛兽」,皇甫谧《帝王世纪》称帝辛「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是个筋骨强劲、力大无穷,能当百人之敌的无敌勇士,
此外他还「资辨捷疾,闻见甚敏」,也就是智商极高,反应极快,能言善辩,绝非一勇之夫。

纣王继位后,用费仲治政,鼓励农桑,推行牛耕与灌溉排水;
肃清王族内部异己,削弱贵族势力,杀比干,囚箕子,逐微子;
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从亡虏逃臣中简拔健步如飞、勇搏熊虎的勇士飞廉、恶来父子为将;
伐黎国,破苏国,大搜于渭水,一度打压了刚刚兴起的周国,囚禁周文王姬昌。在周人臣服后,帝辛移兵向东,长年攻伐东夷。
可对比以下两张地图:
殷商极盛时期,殷高宗武丁的疆域图:

周国崛起,与殷商对峙,牧野之战时的疆域图

据考,殷高宗武丁之后,历任商朝天子的武功,主要在对西戎用兵,
祖甲、廪辛征伐蚕丛氏部,庚丁征伐羌方,武乙征伐旨方,文丁囚禁逼死周侯季历(姬昌之父),
而到了纣王的父亲帝乙即位后,面对东夷部族崛起,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就被迫对日益强大的周人怀柔,将商朝王女嫁给周侯姬昌,
同时全力攻打东夷,打败了盂方、夷方、人方等东夷部族,商军最远到达雇(今山东鄄城)、齐(今山东淄博)等地。
继承父业,真正完成对东夷中的徐淮部族全面征服,在华夏历史上首次征服了江淮地区、拓土开疆至渤海和东海的帝王,确实就是纣王。

从这个意义上,今天的天津、连云港等沿海城市所在地域,包括江苏、安徽两省在长江以北地区,被纳入华夏版图,
同时让相对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播到淮河流域,促进加入这一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确是商纣王的重大功劳,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一代雄主。
《诗经·商颂·玄鸟》:【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此诗其实正是殷商遗民建立宋国后,怀念和歌颂纣王曾经威震四方,平定淮夷,开疆东海,诸邦来朝的武功而做。
影片中的商纣王“殷寿”,不止是南征北战,身先士卒,在不触及自身与殷商利益的前提下,对众多质子确实可以算得上,“恩同父子,视若己出”,即使他的独生儿子殷郊,也并不比姬发等其他质子,享有更多特权。
商纣王“殷寿”,追杀忤逆自己的太子殷郊,更直接对姬发说:「只要你杀了你父亲姬昌,你就是我的儿子,大商朝的太子。」
这肯定会让无数人觉得匪夷所思,以为影片编剧把历史乱改一气,但就这部电影本身而言,逻辑是自洽的。
而殷寿希望通过对质子的洗脑和精神控制,让四大伯侯与八百诸侯都忠诚于商朝,进而推动华夏天下大一统的进程,也同样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
殷寿不信上天、不信祖宗、不信巫卜,无论是狐妖妲己、占卜家比干与姬昌,道术士姜子牙与申公豹,在他眼里皆为工具,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同样是堂堂人皇,王者气概,霸世无双。
其实商纣王的亡国悲剧,并非是他个人有何罪不可赦的恶行或过失,而是作为华夏原生代殷商文明的悲剧:盛行人殉和占卜,巫鬼当道,神权势力强大的殷商文明,已经落后过时,不适应于新的飞速发展的时代了。
纣王被后世大肆渲染的众多罪行,很大程度上将他的列位先祖的责任一起背上了。便是与被后世称颂为三代圣君的商汤、以及中兴英主的武丁相比,纣王本身的行为,也未见得会比两位英雄先祖更恶劣。
历史上周武王姬发为团结各诸侯,给商纣王开列的大罪:包括「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断弃其先祖之乐,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
包括不祀先祖、不敬上天、唯才是举、从逃亡流民与罪犯中选拔人才等等,恰恰证明了纣王相比于前代商王和各路诸侯,是变革弊政、奋发有为,可惜王朝末季,上下离心,终于难挽天倾。
牧野之战,东夷俘虏临阵倒戈的根源,是纣王所继承的殷商文明,对奴隶战俘的残酷杀戮所致,是殷商的体制问题、文明问题,实非纣王个人之罪。
人殉奴隶制殷商文明被封建邦国的周文明取代,原是历史必然;汲取了商文明先进的文字与青铜器,去除其糟粕后新生的周文明, 早早将神权和原始宗教人员排除出统治中枢和政治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成型的华夏文明。
所以,影片让纣王殷寿成为周武王姬发的“精神上的父亲”,让姬发亲自破坏了由姜子牙串联、东南西北四大伯侯的反商之举,是一处令人拍案叫绝的妙笔。
终究,姬发杀了殷寿之身,覆灭了殷商之朝,但继承了殷寿的未竟之志:绝天地通,华夏一统!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任英雄如虎,任红颜如玉,亦只不过是岁月长河翻起的小小浪花罢了。
纣王如是,与他同生共死的爱妻苏妲己亦如是,他们被后世丑化至恶之极致,说到底,也只是华夏文明的新生代价罢了。
这位拓土开疆,将华夏版图扩大到江淮地区、一直到达渤海和东海之滨的上古伟大英雄: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