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为什么斯大林生前没有立接班人?

计划死亡
6个点赞 👍

想成为接班人,首先要活下来——斯大林的几位倒霉"接班人"

斯大林其实培养过几位接班人,但不幸的是结局非死即伤。

因为他们不但要在斯大林面前保持忠诚和谨慎,以稳定慈父多疑的性格;更要提防他身边虎视眈眈的老官僚们的黑手。

日丹诺夫与斯大林

日丹诺夫是与斯大林关系最融洽的培养者,但是随着慈父身体每况愈下,日丹诺夫也开始为他的“继位”做准备。他有意识地组建自己的势力,把跟随他多年的心腹,库兹涅佐夫和沃兹涅先斯基调到了中央书记处。

这直接引起了贝利亚和马林科夫大为不安。他们也是斯大林最为倚重的权臣,贝利亚当时主要负责内务部工作,马林科夫则负责经济方面的工作。日丹诺夫在他们负责的领域安插人手,显然对他们的政治生涯不利。不肯坐以待毙的两个人迅速结盟,和日丹诺夫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

1942 年 11 月 7 日,主席团在斯莫尔尼宫举行会议,纪念十月革命 25 周年。从左到右:A.A. 库兹涅佐夫,G.Kh. 布马金,A.A. 日丹诺夫,Ya.F. 卡普斯汀,P.S. 波普科夫

最终,日丹诺夫在中央委员会疗养院,因心脏部位疼痛接受治疗时死去。根据官方版本,“因心脏麻痹而死亡,并伴有急性肺水肿症状”。然而,当时的心脏病专家莉迪亚·季马舒克根据心电图诊断被披露后,清楚地表明日丹诺夫要么是被误诊,要么就是有预谋的。

初战告捷后,马林科夫贝利亚再接再厉直接炮制了”列宁格勒案“。这个案子的资料至今没有公布,可以预见其中的诡异。

结果就是,他们实现了对“列宁格勒人”的政治清除,然后是物理消灭。斯大林为了加强个人权力,批准了对独立“列宁格勒人”的迫害。

几十年后,彼得堡列瓦绍夫纪念公墓竖立了一块朴素的纪念牌,上面刻有1950年10月1日因“列宁格勒事件”而被枪杀的本市六位领导人的名字。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雅科夫·卡普斯汀、阿列克谢·库兹涅佐夫、彼得·拉祖廷、彼得·波普科夫、米哈伊尔·罗迪奥诺夫……

被害人中库兹涅佐夫和沃兹涅先斯基,同样是慈父欣赏的接班人。

据称,斯大林在皮松达度假期间表示,他将库兹涅佐夫视为党派路线的继承人,将沃兹涅先斯基视为苏联部长会议的继承人。当然,这也许注定了两位才华横溢人的命运。

据说案发后,斯大林甚至亲笔在写有沃兹涅先斯基“案”的文件夹上写下:“我不相信”。

很多人可能有一个疑问:斯大林为什么不培养贝利亚和马林科夫,或者既然不培养为什么还重用?

这也许就是悲剧的根源,斯大林取得权力后用人以忠诚和执行力为核心。而经过清洗和二战后,年事已高不得不考虑在理论、经济和军事方面更优秀的接任者。

斯大林和他的“老员工”

在他眼里,老员工们是难以胜任这个角色的。比如他对赫鲁晓夫说过:

“你们这些瞎眼的小猫,没有我将会发生什么——国家将会灭亡。因为你无法识别敌人。”

比如他在小圈子评价马林科夫:“这是一名职员。他会很快写出一份决议,并不总是他自己写的,但他会组织人民。他会比别人做得更快、更好,但他没有任何独立思考和独立主动的能力。

这无疑让老员工们心寒,并竭尽全力地打压新贵,以保留自己的权位。

归根结底,这是体制的悲剧。

斯大林后期还试图培养一些人,不过在他因疾病影响愈加极端的打压下,老员工们最终把手伸到了他的喉咙。

我会继续写关于俄苏的历史事件和轶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谢谢。

编辑于 2023-07-19 13:48・IP 属地黑龙江
瓜民记忆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