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无论美国也好中国也好,经济学本科生就业都不大行。哪怕北大的经济学院本科生,就业也被光华吊打;另外林毅夫的经济研究中心弄了个经济双学位,北京高校学生都可以学,照样拿北大经济学位,导致经济学自己的本科学位进一步贬值。美国其实类似,技术类的计算机就也好;投行、基金招交易员要数学、物理的;哪怕投行普通分析岗,不限专业的,经济也没有优势。所以,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其实很好理解。什么东西难理解?自己拿Annals of Math看看,哪篇论文你看得懂标题?
有些人说经济学很复杂,要智商很高的人才能搞,那是胡说八道。哪怕美国总统经济顾问,自己拿诺奖的,但给总统的建议也不会超过大学本科经济学,毕竟,美国21世纪以来的总统,说实话,经济水平可能还不如大学普通本科生,说得太复杂他们也不懂。
很简单清晰的逻辑:经济本质上是交换,有人买,有人卖,经济就活跃。比如印100块钱:
A买了B的100块钱东西;
B买了C的100快钱东西;
C买了D的100快钱东西;
....
可能印100块钱可以创造1万块钱的GDP,经济就是好的,大家有钱赚。
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印了很多钱,但好像流不动啊。比如上半年印了30万亿,GDP只有50多万亿。加上市场上已经有的钱,货币总量280万亿,只产生了50多万亿的GDP,说明大部分钱都是死钱,不动的。一个好处是不大会通货膨胀,但经济肯定也不大好。
一个方法就是加大印钞,因为你不花钱,钱就贬值了,逼人花钱。经济学普通大学一年级课本都会教的。国家也是这么做的,诺贝尔奖得主也没什么招,也是这些建议。可惜这招目前来看没啥用。
至于有用的,比如什么科技进步,甚至更彻底的,你懂的哪些,可能属于政治学、社会学了,跟经济学也无关了。
所以,明白为啥经济学真没啥用了吧。分析问题很厉害,但无法解决问题。
国内肯定有不少人自己有钱的,但他们似乎也没有在花钱。有钱人花钱,几种方式:
1.消费。特别是炫耀式消费。说实话,富人炫富确实可以刺激经济的。明明我吃一碗饭就饱了,我吃一碗扔一碗,农民就卖多一碗的大米,经济肯定有好处;明明我一辆车开10年,我开5年就卖了换一辆,肯定也能刺激经济;王老板说的,“有一次我儿子找我说要买一辆车,我说这车不都差不多能开就行,但他不乐意,就是要买那辆,最后还是买了。那次是比较过分的,不过好像其他差不多的家庭的孩子都这样。”
但现在有钱人一炫富就被人肉,害得人家在国内不敢炫,跑到国外去炫富,刺激了美国的经济,所以美国通胀了。
比如之前那个,“我爷爷存款9位数”“你们这帮loser”“我这些包包一个多少钱”,那铁定被人肉啊。这不是坑爹了,而是坑爷了。老爷子出来辟谣,不过貌似还在调查中。估计也是老革命,不希望他晚节不保。大概率10年8年爷爷去世就不了了之。孙女肯定不敢回国了,这样财富早晚转移到国外。
2.理财。比如买公募、私募的产品,据说年入几千万的基金经理最近5年的净值是负的,管理几百亿的私募基金,最近5年的收益也是负的。如果富人把钱投资到这些地方,其实是亏钱的,然后这些基金的打工壬赚了他的钱,其实也是好的。无奈股市10年3000点,一直不涨,一直亏管理费,富人也不是滋味,就不投了,有钱投到国外。
3.买房。国内限购,所以只能买豪宅。不过最近几年居民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一直都是70%,压根没有增长,说明没有接盘侠,房价难张,豪宅没法租,也没钱赚,国内公寓坑太多,所以只能投资到国外。
4.创业。其实最怕富人不创业。有人说创业败家,那你把富人的家败了,钱不就到穷人手上了吗?为啥富二代创业这么多失败的。从打工人的角度,我从你这赚钱,比从市场上赚钱容易多了,那肯定积极挖老板墙角了。无奈这几年富二代创业失败多了,富一代也顶不住了,不让他们创业了。于是富人的钱流到穷人手里的途径又少了一个。
综合一下,炫富消费被网暴,理财产品亏钱多,买房又限购,创业失败烧钱。干啥都不行,于是富人也躺平不花钱了。富人不花钱,穷人没钱花,公家的钱又有八项规定。所以经济就这样了,最后资本收缩。
大的变动不敢搞,小修小补没啥用。能拖一天是一天。反正美国不会打过来,只要我们不像俄罗斯那样抽风,其实混吃等死也能活下去。邓公名言:不折腾。不主动改变现状,以静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