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个回答

你们觉得进化论最说不通的地方在哪里?

莫离

进化论过时了,已经被演化论替代。

演化论没有否定进化论。它是进化论的完善和发展。

进化论的原理,概括说就是生物变异,生存竞争,环境选择,适者生存,生者超过死者物种存,死者超过生者物种亡。

它的核心是生存竞争、环境选择,可以概括为物竞天择。

演化论的原理,概括说就是基因突变、环境选择、适者生存,生者超过死者物种存,死者超过生者物种亡。

它的核心是环境选择,可以概括为环境决定一切。

演化论对进化论的完善之一,是用基因突变取代了生物变异。

基因突变,揭示了生物变异的原因,在于巨数定理。因为基因所在的DNA分子双链,是由巨量的核苷酸分子组成的。

巨数定理,存在于整个宇宙中,小至粒子,大至星球,中至每一种生物物种,都是由巨量的个体组成的。

巨数增加变异,一切皆有可能,共生形成的环境加以选择就行了。整个宇宙都处在演化中,不只生物。

演化论对进化论的完善之二,是把物竞天择作为多余。而在理论形成中,一切多余的因素,都是应该用"奥斯卡剃刀"剃除的。

查理.达尔文思考物种起源时发现,每一生物物种都不停地繁育超过环境所能容纳的众多后代。这种生命资源的浪费,有违自然不产生多余事物的原则,原因何在?

他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找到答案,把物竞天择,即生存竞争、优胜劣汰,当作生物进化的动力。

斯宾塞等社会学家把这一多余原理,向人类社会类推,推演出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用一笑二笑三笑成大笑来形容,这叫一误二误三误成大误。

实际上,生命延续的主要方式,不是物竞天择,而是形成共生的生物链,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生物繁育出众多后代的重要作用,是为生物链相关物种提供食物,维持生物链的共生延续,而不是为了优胜劣汰,为生物进化提供所谓动力。

它也淘汰物种种群中的病弱者,使种群更健壮、强大。但这只是生物链运行中的插曲,增加一些偶然的故事。

因为每一物种都有众多种群,而且经常的牺牲者往往是聪明者强健者。原因是聪明者强健者更爱冒险,倒是那些萎缩、畏琐者的生存机率更大。

更重要的是,种群的延续和发展,不是靠其健壮、强大,而是靠其适应环境,以及能不能遇到更适的环境。

第4纪冰川消失,是那些不那么健壮、强大,因而主要靠采集维生的人群,因为幸运来到了禾谷丛生和以禾草为食的易驯化动物成群的地方,成为了农业革命的开创者。而比他们更健壮、强大、也更聪明,能画出优美图画的北方冰原狩猎人群,却随着冰川消失,食物来源断绝而灭亡了。

还有,中生代地质年代晚期的恐龙,健壮、强大,雄冠一时,却随着新生代地质年代的到来,集体灭绝了。活下来的是当时弱小得不起眼的哺乳动物,它们左右了新生代,直至今天。这不是它们有多优秀,而是环境决定一切,适者才能生存。

演化论完善进化论的第三个方面,是进化论受当时的科学主义进步道德观的影响,把物种演化看作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发展过程,而演化论以科学事实指出,这不是事实。

基因突变,环境选择,是一个自然过程。自然不知善恶,没有进退,更没有进善退恶的道德观念。所以这儿没有必然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发展,来满足人类万类之灵的自我浮夸心理。不能把人类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意识,做任意的修辞类比,用到自然身上。

若要任意应用,已知地质史上,6亿年间,已有多次物种大毁灭。这与人类习用的发展、进步、进化观念,在词义上显然矛盾。那只能说,生物演化,倒退可能发生,毁灭也可能发生,只有进化,不合自然法则。

今天的人类时代,是科学主义时代。认为科学就是进步,科学可解决一切发展问题。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塞翁得马,焉知祸福。人类对未来,仍然未知。

面对未知的未来,求助演化论,才有答案。演化论的核心,就是环境决定一切,适者生存,没有其他。它告诉人类要适应环境,不要破坏环境。

如果破坏环境就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方式,那就真的是塞翁得马,安知非祸了。它说明大自然的演化,对人并非良善。

演化论可以解释生物界的演变,也可用于解释社会的演变,包括社会观念、科学技术、还有社会时尚等等。因为人类社会属于生物界。

这儿,只要把基因突变改为存在决定意识,把环境选择改为时代选择就行了。

时代,就是时代环境。时代环境是经人类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它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部分,并依托于自然环境。

存在决定意识,就是时代环境决定时代意识。用习惯的说法,就是社会环境决定社会意识。

这涉及到最近网上,一些人正进行关于孔子儒家的历史作用的争论。

一些人反对孔子儒家。他们说,孔子儒家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应为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潮流负责。很明显,这是重复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的观念。

一个思想,几本经籍,竟可阻碍中国社会几千年,使一代一代人在思想上僵化,一个朝代接一个朝代在体制上凝固,并使整个经济长期停滞。而一句"君子言义不言利",再加一句"重农抑商",就可使中国工商业经济停止发展几千年。一个思想和这几本经籍,真有这样神奇?这使这些人显得可笑。

另一些人是就是孔子儒家或孔子儒家维护者。他们说,孔子儒家在中国延续数千年,这件事本身,就证明了孔子儒家是真理。

他们进一步说,孔子儒家在2千年的历史中,培养了中国人舍身取义的崇高道德、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忠孝礼义智信的美好理想,还有温良恭俭让、节俭忍让、团结奋进、顺而不从、和而不斗、心灵纯朴的日常道德,建立了天下为公、为民不为君的大一统政治体制,是举世最完美的至高真理,不仅要继续用于中国,还要用它去改变世界。

这就是后一类人闹的笑话。他们的笑话,是翻阅经书,句句真理,把经书当作了事实;而翻阅25史,全是反例。他们中少数人佯装不知,多数人是真的不知,并把无知当聪明。这就是笑话。

奇特的是,前述两类人,都是思想改变世界的信仰者,而与演化论"环境决定一切,适者生存"的核心思想相违,因而实际是一类人,都是不知演化论的思想创世论者,却在那儿脸红耳赤地争论,认为唯有自己才拥有真理。这更为可笑。

黑格尔曾说启蒙学家是头立地走路的人,并说孔子儒家还处在婴儿时代。

黑格尔后一句说错了。孔子儒家是一群头立地走路的人。他们头立地走路,比启蒙学家早了千多年。

汉代墓葬出土杂技俑,其中有头立地走路的陶俑。孔子儒家头立地走路,比汉墓出土的头立地陶俑还早。

而且那些认为孔子儒家应为近代中国落后负责的人们,更是头立地走路的人。

他们不知道,古代中国相对封闭的大河流域地理环境,产生了村落密布的小村庄农业社会;小村庄农业社会人口稠密而生产力薄弱,需要大一统政治才能维持稳定。而维稳社会,就是等级制社会。其社会的稳定,要靠严格的身份等级制维持。

而且,大一统小村庄农业社会仅有身份等级制不够,还要把身份等级制人格化。

身份等级制人格化,是把身份等级决定的尊卑贵贱,进一步深入到人格尊严层次。

臣见君要磕头,民见官要磕头,君和官可以任意责骂、打杀、羞辱卑贱者;卑贱者不得反抗,反抗尊者属于大罪,必须严惩。这就是人格化身份等级制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的目的,是要从一切方面,无所不用其极,挖空心思地使卑贱者丧失人格尊严,而使尊贵者在人格上神圣化,最终使卑贱者从灵魂深处服从尊贵者,不敢有任何反抗情绪。

它的功能,仍然是社会维稳,说明了大一统小村庄农业社会维稳任务的严峻性和艰巨性。

为此,必须从人格上、精神上和灵魂深处,彻底消除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反抗意识,并把它作为宇宙间的最大大事。

孔子说:"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连反抗意识都没有了,何来反抗?

孔子儒家就是人格化身份等级制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它把人格化身份等级制变为礼教道德,输入每个人的灵魂深处,使每个人成为发自内心的人格化身份等级制的信奉者、实行者、维护者和捍卫者。

但是有用吗?一切无用,所以有25史。

如此,孔子儒家错了吗?没有错。它是大一统小村庄农业社会时代的产物,产物不应为产生它的社会负责。

那么,大一统小村庄农业社会应为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潮流负责吗?同样不应该。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特定地理环境的产物,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时代演进的结果。

时代演进如物种演化,一切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就是大道,它自己给自己负责,无需它的任何产物为它负责。

当世界市场延伸到中国,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被彻底改变,由它产生的一切都成为过去。此时的中国,就成为开放的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

新的时代展开的是新的时代环境。新的时代环境产生的是新的中国人和中国社会。

人不能仍停留在古老的过去,其中一些人继续反对孔子儒家,要孔子儒家为中国近代负责;另一些人继续做孔子儒家,宣称孔子儒家有创世之功。

实际上,孔子儒家作为过去时代的产物,既无需为过去时代负责,也没有创世之功。新的时代,应做新的事业。

诚然,新时代是过去历史的延续,孔子儒家作为历史传统不可能丢失,而必须继承。

继承就是用演化论看孔子儒家。用演化论看孔子儒家,就是不再头立地看孔子儒家,而是脚立地看孔子儒家。

脚立地看孔子儒家,所看到的是:不是孔子儒家创造了大一统政治和人格化身份等级制,而是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大河流域小村庄农业社会,由于维稳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在上层建筑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分别产生了身份等级制人格化的大一统政治和身份等级制人格化的孔子儒家,还有他们的经书。同时也产生了25史。

经书说理想,25史讲故事。故事才是历史事实。不要把经书当事实,而颠倒了25史。

这就是演化论告诉我们的一切。它教人头立地看世界和事物真相。

编辑于 2023-07-16 18:55・IP 属地重庆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lsx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