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6 月 70 城房价出炉,新房环比持平或略降,长春领跑涨 0.5%,二手房环比下降,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1个点赞 👍

首先,我们要知道下销售价格指数的计算方式,根据网站显示,新房和二手房的销售价格指数,计算方法是:

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为全面调查,基础数据直接采用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网签数据;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为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基础数据来源于房地产经纪机构上报、相关部门提供和调查员实地采价。

也就是说,基本是按照成交价格来进行计算的,而不是部分网友理解的销售价格就是挂牌价格。但是还是那句老话,当下,参考新房价格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新房有个备案价,你要是突破备案价进行销售,是要被处罚的。今年有两个城市的房企针对备案价发起了挑战,结果都是凄惨。但是二手房的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是相对真实的反映楼市的情况的,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纷纷取消限购的现在。

所以,文中“6月份,一、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降幅比上月扩大”其实更能反映我国房地产的现状。其实二季度开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二手房的销售,就呈现了量价齐跌的状态。

在供给方面,根据克而瑞统计,5月份重点30城供应一降再降,仅为2019年~2021年同期的一半,成交环比下挫8%,同比增长22%,绝对量基本回落到2月水平,。

从成交情况来看,5月一线城市成交缩量,环比下滑22%,降幅高于30城平均值。克而瑞报告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前期热度较高的北京、上海、深圳均出现成交转降,北京主要受限于供应,连续两月供求比不足0.5。上海、深圳虽然供应放量,但是受外围区域推盘量占比增加影响,成交表现一般。以上海为例,外郊环和郊环外等外围区域供应占比超65%,也使得5月成交环比下降39%。

五月份的数据环比下降明显,但是事实上,四月份的房屋成交面积,已经很惨淡了:

2023年4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超20%,按照2023年3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4079万平方米计算,今年4月份的成交面积是3263.2万平方米。疫情放开后的金三银四,银四的成交面积,相较2022年的平均水平,只增长了7.5%。

综上,整个二季度,二手房一片愁云惨雾,这也直接影响了新房销售,现在新房主打一个改善住房,大家也发现了,很多一线城市现在新楼盘主推改善型住房概念。如果二手房不好卖,卖不上价,那么改善型的需求就会得到相当大的抑制。

这也是为什么央行等两部门宣布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政策期限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政策说白了就是鼓励金融机构延长房地产企业信贷的还款期限一年,前提是这些信贷是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同时鼓励商业银行给房企发放新的融资,假如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两部门推出这项政策,说明房地产公司违约的风险,比市场预期的还要严重。事实上,今年以来,不少大型房地产公司,都开始爆出违约。

恒大地产自不用说了,先是境外债务违约,然后许家印上了失信人名单。然后是河南最大的房企——河南建业正式违约,全面停止境外债务支付:

河南龙头房企建业地产正式违约,全面停止境外债务支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随后,6月11日,国内最大的地产服务商,易居(中国)企业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内幕消息称,公司未能偿还2023年到期的7.6%优先票据

而多家房企也因为经营不善,面临退市风险。据中银证券发布于6月2日的研报,当前A股市场共有房企115家,其中12家的股价已经跌至1元附近或以下,8家锁定退市,4家滑向退市边缘

这8家锁定退市的房企分别为:*ST蓝光、*ST中天、*ST嘉凯、ST美置、ST泰禾、ST粤泰、ST阳光城、*ST宋都。

现在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呈现买方市场,一方面是新房的备案价迟迟没有取消;另一方面,就是很多城市,卖方依然承担二手房交易的个税和契税,很多人忘记了,之前房地产真正下行的时候,二手房的个税契税,可是买方承担的。所以现在买卖双方还在僵持阶段,但是最后僵持不住的,一定是卖方,因为房地产公司亟需回笼资金。

前几天我们学校南京校友聚会,问了下地海学院现在还在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同学,知道他所在的某国企房地产公司,已经一年没有拿地了,现在手上没有项目,上班就是划水。他们三年的合同到期了公司不再续签,变相裁员,他是无固定期限服务合同,但是每天也是惴惴不安。房地产公司的窘状,可见一斑。

所以今年计划购房的购房者不妨再等等,购买新房烂尾楼风险极大也就算了,多等一年,总价降个几十万不香么?

发布于 2023-07-15 18:48・IP 属地江苏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张逸恒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