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个回答

191突击步枪的真实性能真的差吗?

黑天
71个点赞 👍

差?怕是不懂枪的乱喷

191完全是国产轻武器的现代革命好吗

放一些美图先




咱们不说外观这种主观性的东西,就好比朝鲜人民军就看不惯花里胡哨的美系武器就喜欢土ak,什么这东西我们不讨论。

我们先说解放军为什么要191。

知乎上有大量的类似“枪能用就行,不行反正有火炮”这种极其军盲的言论。坏消息是,这种对现代战争复杂作战环境毫无任何理解的言论非常常见,好消息是,可爱的解放军在装备191之前就已经意识到这种火力至上的思想并不能解决未来作战的全部问题。正所谓,穷则火力覆盖,富则精确打击,在国力强盛的背景下、解放军自然意识到单兵专业化和一个可以支持单兵专业化的步枪平台是一个重要的作战基石。(不同意解放军的观点您和总装说换81哈别找我)

就国内目前的主要作战任务类型来说,不管是反恐还是未来的台海作战,又或者边境冲突,很多任务都是需要尽可能解决威胁又要顾及周边平民的问题。那就不能上重火器,最终还是需要步兵进行清理。(但凡这种说恐怖分子藏在居民楼里直接炸楼的言论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那么枪械的要求自然更高。比如快速反射瞄具提高瞄准速度和人为准度,比如步枪用电筒进行低光环境搜索和震慑,比如激光照准设备等。

我们可以看看新疆反恐部队的武器发展史,从早期的机瞄到如今大量采购红点就知道实战出经验。现实作战短兵相接真分夺秒是事实,环境光稍微暗点你用机瞄就开始出现变慢的情况。所以为了战士的生命安全和作战存活率,前线反恐自然需要一切可以提高战斗力的支持。

对了知乎上还有一种枪械装配件是只有治安战才会需要的东西这种谬论,这种也属于自己发明的理论,和解放军发展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可以忽视。光解放军的191换装和配件采购,还有新疆反恐的装备发展史就摆明了我国不走朝鲜路线,看不惯武器现代化不是坏就是还停留在朝鲜审美。

那么问题来了,95改改能不能支持现代作战需求呢?答案是可以…………但是不适用于整体军改。第一改装成本可不便宜,还涉及到后勤啊生产公差风险啊这些。其次,改件产能完全不行。不支持大规模换装。

所以这个时候,眼瞅着军队现代化的进程就差步兵武器了,191就诞生了。

模块化可拓展,低后坐力,新子弹,大量人体工程学改进,从各方面来说都是95的全面升级。关键是长度和95一样,就很骚气!

95步枪的后坐力一直是缺陷,因为拉机柄下面的那根管子又重又长,开枪后这个管子推动枪机,整体的后坐力既有枪机本身的后坐力,也有这个管的后坐力加成。所以点射状态和全自动第二发开始准度下降的厉害。这个是解放军训练里一直抓的射击难点。

191的低后坐力设计就非常好的提高了第二发人为精度。

个人体验里,实际上手5.56毫米的97对比5.56毫米的AR体验里,97步枪的后坐明显比AR大。


油管上有一个叫cabbage的国外大佬做了详细的内部结构分析,结合多个专利的信息。我就总结下。

191可以说在中国轻武器工业历史上属于极其“过度工程”(这里是褒义词)的一款设计了。为什么说过度设计?考虑到191基本内部结构属于结合了AR枪机和缓冲结构,结合了靠谱的活塞导气,枪机部分很多ar武器特有的可能的结构性弱点都在191上解决了。枪机部件的很多设计都是非常巧妙的。目前的设计可以说基本上既有ar武器低后坐力的优点(得益于枪机缓冲弹簧),也有活塞武器的可靠性。

191的前卡后挂弹匣释放方式又解决了ar弹匣解脱钮冬季遇水会冻住的尴尬情况。

这个大佬对191的内部结构设计评论就是少见的牛逼,明显是从大规模列装的便宜武器进步到了现代化注重现代操作人机的可靠专业性步枪设计。

精度上来说,人为精度是百分百提升的。什么是人为精度,就是你拿起枪能打的个人精度。这个对比理论的机械精度更重要。举个例子,一把不好用的枪你把它固定在试枪台上打五发,这个叫机械精度,这个是枪除去其他一切因素的精度。但是现实中很多理论上精度好的枪用起来反而很一般,因为人为因素是远远大于机械精度的因素的。比如95,枪管长理论上机械精度好,但是你后坐力这个因素一加入,就不好说了。这也是为什么解放军当年去国外参赛用了定制的改装95而不是原装的原因。

191你看解放军去俄罗斯参赛,改了嘛?除了加个镜子完全不改。因为人机好,用起来顺手!

现阶段191绝对是解放军做出的最优解,解放军步兵现代化的里程碑。

当然这个枪不是完美的哈,比如塑料护目导轨的归零问题,比如非精确射击版本的硬性不可拆卸机瞄牺牲了可浮动枪管(精度更好的设计),比如快慢机标识有点差强人意,但是哈,这个枪的模块化意味着这些改进会比95容易得多!

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换装完后镜子的普及和准具相关训练了。这个需要时间,我们拭目以待吧。下图是官媒的图。好看!

发布于 2023-07-27 01:08・IP 属地加拿大
加拿大战术射击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