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原神新发的角色调研问卷?

- 124 个点赞 👍
很普通的问卷调查,版本末期的摸底。
有些回答看的我无语了,是真能扯。
我来替mhy解释,为什么随机5个角色。
第一,原神现在50+角色,不可能让每个人评价每一个角色,那样的话太冗长,没人想填这个破玩意,而且情绪影响下,后面填写的数据肯定不真实。
第二,不让自选是因为,主观因素会让玩家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角色进行抨击,这样一来,会集中差评一些角色(散宵八迪……),这样会导致偏差,无法得到真实的满意度,而且低人气角色无人评价,会缺数据。
请认真填写问卷,这大概是mhy能获取的最真实的信息,也是玩家和mhy沟通渠道,社区已经臭不可闻,杂音太多,意难传。
发布于 2023-07-15 05:42・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迷一样的生物 - 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时过境迁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卫凌贞 - 3 个点赞 👍
刷了第二次就刷到宵宫了
宵宫:美术人设满分!强度手感不行,加强索敌!
北斗:进不了主流队,仓库吃灰
早柚:进不了主流队,仓库吃灰
心海:美术满分!军师人设立不起来,实在不行多写点跟爷谈恋爱的剧情吧!
点赞哥:没啥说的,各方面都不错
最后的整体建议部分,我就两点建议:
1,加强岩系,希望有新机制
2,一定要媚宅!给我狠狠地媚宅!别被网上现充反媚宅的杂音干扰了!别为了扩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发布于 2023-07-15 22:11・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哈斯塔 - 2 个点赞 👍
友情提示:调研问卷一定要做好备份,可不要学漂亮国呀,那样会很尴尬滴。
背景:1969年一月二十日尼克松上台,1969年七月二十阿波罗载人登月成功。
在1969年一月二十日之前,几乎所有美国人(包括前期参与阿波罗载人登月研究的所有研究人员)都认为阿波罗载人登月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然尼克松上台刚好半年就成功实现载人登月,他是如何做到所有科学家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呢?更何况此时NASA还大换血了,包括NASA的boss and 副boss,以及原计划的第一批登月宇航员通通都在成功实现所谓载人登月半年前奇异离职,他是如何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实现前任至少六年都无法实现的载人登月项目呢?他这是开了光的吗?难道是新上任的NASA人员在尼克松的指挥下就能轻而易举登月了?
况且阿波罗载人登月前期很多研究工作都是在尼克松上台之前完成的,(这些工作应该是可信,毕竟国内也参考了不少1969年之前的阿波罗计划文献),也即尼克松执政期间除了六次载人登,太空领域几乎没啥成就,我国关于登月的研究参考的文献,这些文献也基本上都不是发表在尼克松执政期间,就算有,比例也极其低,而参考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的(特指阿波罗十一号至十七号)大多存在问题,比如月球车车轮的设计,刚上月球还没走两步,就趴窝了,这锅肯定得漂亮国背。
最后,尼克松因造假(水门事件)下台,也被称之为造假大王。
阿波罗11号:1969年7月20日
阿波罗12号:1969年11月14日
阿波罗13号:1970年4月11日(数字不吉利,导演觉得应该出一次意外,故失败)
阿波罗14号:1971年1月31日
阿波罗15号:1971 年 07 月 26日
阿波罗16号:1972年4月16日
阿波罗17号:1972年12月7日
1973年5月7日,华盛顿邮报揭露出水门事件
尼克松下台:1974年8月9日
漂亮国不再登月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苏联有了深空探测技术,另一方面是因为造假总统深陷造假事件,就停止阿波罗载人登月了。不然以尼克松的性格,1973年五月七日就不会是水门事件揭露时间,而是阿波罗18号载人登月成功时间。参考以往经验,基本上每半年就要拍一次。
正文:价值在于可以打假。
这是嫦五登月照。
这是阿波罗登月照。
阿波罗登月照中前景与背景界线,即前景和背景之间存在分割线。
上图分割线原图:
中美俄宇航员出舱画面。
这是嫦娥美苏登月对比照。
嫦娥:
苏联:
漂亮国:(存在分割线)
这是苏联月球车一号/二号携带的激光反射镜(精度约0.9米)。
这是漂亮国放置在月球表面激光反射镜照片(精度约0.1米)。
这是宇航员搬运反光镜的照片。
这是宇航员摔倒时碰到某仪器附近道具视频。(有分割线)
这是玉兔登月照(深色月壤褪色前/有糖霜现象)。
这是玉兔号登月照(深色月壤褪色后/无糖霜现象)。
这是阿波罗十七号发现的橙色月壤,然而橙色月壤周边却没有出现糖霜现象或深色月壤。
这是约200kg阿波罗宇航员踩出的深坑。
这是约16450kg阿波罗着陆器留下的“深”撞击坑。
这是约3330kg嫦娥着陆器撞击坑。
左边是处理过后的阿波罗月球车所谓深色车辙印,右边是未处理的玉兔号月球车深色车辙印。(存在分割线)
左边是阿波罗宇航员挠一下月壤,右边是嫦娥挠了一下月壤。
这是漂亮国月球飙车扬尘视频。
这是漂亮国宇航员月球飙车扬尘画面。
这是某沙漠开车扬尘画面。(我感觉这个抛物线比月球飙车扬尘的抛物线更完美)
这是约十公里每小时月球车与约一百公里每小时地球车扬尘对比视频。
月球上竟然存在尘埃云。
这是漂亮国宇航员脚踢月尘视频,与自己在沙漠或沙滩踢沙子有何不同?
这是漂亮国宇航员脚踢道具视频,这与自己平时踢倒桌凳有何不同?
这是嫦娥四号落月时扬尘画面。
这是宇航员经过国旗并带动旗帜飘动画面。(存在分割线)
这是飘动旗子离宇航员的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宇航员并没有碰到旗子。(存在分割线)
这是某实验来验证宇航员用手摇动旗杆时,旗子在真空中飘动的视频,而不是验证宇航员经过旗杆时,旗子莫名飘动的视频(请注意看字幕)。
为了防止某些人抬杠,再来一发吧。
漂亮国宇航员的影子竟然可以伸缩自如,变得这么长了?
这是地月通讯延长时间,竟然可以不到1s。
这是宇航员无惯性摔跤视频(正常人这么种重重摔一跤,手绝对会二次离开地面,而漂亮国宇航员像拥有神技一般,手好像可以牢牢吸在地面一样,简直不可思议)。(存在分割线)
这是宇航员听到身上物件掉落时发出声音而回头的视频(更神奇的是:后面这个宇航员掉了东西,反倒是前面这个宇航员率先驻足做出右转看向掉落物体的反应)。(存在分割线)
这是宇航员身上物件掉落视频,这物体掉落速度是不是过快了,另外注意看一下宇航员站起来的方式方法是否正常(给我的感觉像是被吊起来一般,跪倒了还可以单腿起立?)
这是不同物体,在同一高度处做自由落体实验,结果发现物体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其落地时间也不相同(可以将物体下落速度与宇航员转身动作做对比,看看视频是否做过处理,原视频附上)。
这是物体A刚开始下落时,物体B已经下落一段距离了,然而结果却是物体A先于物体B落地。
这是宇航员们在月球上载歌载舞视频。
哈哈,此时我竟无言以对。
这是宇航员们面对媒体质疑时露出异样的表情。
这是某年的漂亮国某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坚持要让某宇航员手按《圣经》对着镜头发誓,声明自己真正在月球上留下过脚印。如果他拒绝,就证明其是一个谎言,然该宇航员很长时间沉默不语。但当主持人继续追问,如果不发誓“就是懦夫、说谎,就是可耻的贼”。结果是当他面对这样的言语挑衅时,最后他依然拒绝发誓,甚至有宇航员心虚到动手打人。
之后其他所有登月宇航员遇到类似情况时也都拒绝发誓,就是至今没有一位登月人敢按着圣经发誓自己登过月。
左边是阿波罗宇航员登月实拍照,右边是某实验模拟照,显然登月实拍照用了打光板。
谁在跟拍宇航员动态?镜头能自己做到该远则远、该近则近、该转则转吗?
这是登月直播视频与拍摄花絮视频。
这是宇航员落地动作与花絮画面对比。
左边是登月实拍照,右边是剧照。(存在分割线)
这是辛勤劳作的宇航员。
这是地月合照与月地合照对比图。
这是NA--SA--人说技术资料丢了。
这是NASA说两千个箱子,共计1.3万盘录像带全部丢失。
这是大约十小时后深色月壤颜色变浅并恢复到与月面颜色一致时的照片。
这是嫦五科学家证实月壤会变色。
这是NASA几十年后依然还能拍到清晰可见的深色月壤痕迹。
这是嫦娥拍的阿波罗登月照。
这车有魔法吧,竟然还可以踏“沙”无痕?
这是密实月壤照片。
这是松垮的水泥月面照片。(存在分割线)
你们扪心自问一下,嫦娥三四五登录地点有月球正面、有月球背面、有山川、有平原,是这种比较密实的月壤。
实际上嫦娥五号、嫦娥三号、阿波罗十五号以及阿波罗十七号几乎位于同一纬度上,然而月面环境完全不同。
中美月壤成分差异巨大
这是张柏楠说阿波罗载人登月的可靠性不如抛硬币来的可靠。(类似于一个平时模拟考试从来没上过100分的考生,突然考神附体,高考考到800分。虽然我认为该考生考到800的可能性不到十万亿分之一,但目前考到800的只有该考生,请问我这说法有问题吗?但你知道我是什么观点吗?是质疑还是认同?)
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俄罗斯人不相信漂亮国载人登月。
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公然质疑漂亮国载人登月。
连总统都认为质疑者比自己更有远见。
这是当事人亲口否认去过月球。
我没看错吧?你们不是早就已经抢先登月了,啥叫不准中国第一个登月,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不打自招。另外你们不是也已经立法了嘛,不让他国航天器靠近阿波罗登月遗址,怕啥?到时候谁靠近了,一炮干下来不就完事了?
平时满分的考生名落孙山,恭喜平时不及格考生金榜题名。
另外美国利用阿波罗登月任务相继在月面不同位置放置了Apollo11、Apollo14、Apollo15角反射器阵列,苏联先后利用月球车Luna17与Luna21,在月面安置了Lunakhod17和Lunakhod21反射器阵列,于是月面上共有五个可供进行激光测月的角反射器阵列。
同时,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天琴计划”科研团队已经多次成功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测量,并在国内首次得到月球上全部五个激光反射镜的回波信号。
文中明确表示至少需要4个反射器阵列的月球回波信号才能准确得出地月距离,也就是说一定要用到苏联的反射器阵列才行。那是不是苏联也载人登月了?所以仅仅凭借反射器是无法证明载人还是没载人登月的。
另外苏联的反射器精度0.9米,美国反射器精度0.1米,0.9和0.1都是同一个量级,你们说苏联的反射器误差大,完全不能用?
……………………………………………………
嫦娥五号总共带回1.73千克月壤,目前就有了这么多新发现。
1、嫦娥五号月壤,首次发现撞击成因的亚微米级磁铁矿;
2、嫦娥五号月壤研究首次发现歧化反应成因的单质金属铁;
3、嫦娥五号月壤样品首次发现赛石英和斯石英;
4、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再现新发现,科学家证明月壤含有高含量太阳风成因水;
5、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命名“嫦娥石”等。
而美国50年前就带回了382千克月壤,现在月壤也还在,结果却没有关于月壤研究的新发现了。
【登月疑云(九)· 月尘-重力-脚印-空气-哔哩哔哩】 https://b23.tv/4cgaI8v
人教版教材都开始删掉阿波罗载人登月相关的文章了。
……………………………………………………
你也想登月,他也想登月,
喜怒哀乐一起都到心头来。
奇也不必奇,怪也不必怪,
喜的是嫦娥登月几分庄严,几分坚定;
哀的是NASA登月几分虚伪,几分徘徊。
贵人们有胆别举报?不服来辩呗,一群胆小鬼!
发布于 2023-07-15 18:1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天命孤星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施恩 - 1 个点赞 👍
派蒙:旅行者,你希望未来的新伙伴会是啥样的呢?
冻梨:清凉一点?
派蒙:?
各位旅行者应该都收到了最新的角色调研问卷吧?每位玩家询问的角色是不一致的,其内容主要包含整体喜爱度、美术设计、强度、人设等等方面,看来是在为后续枫丹角色设定作铺垫。因此,这期间玩家对角色的点评打分,很有可能会影响后续新角色的设计方向,喜欢、不喜欢,都正常选择即可。
不过问卷以这种形式来调研还是太过笼统了,完全可以依照用户粘性,推测更细节的调研,但这是开发组的事情,冻梨作为玩家视角思考的方向可能不太一致,就只能借助此文和大家聊聊我的自身看法了:
“角色体型种类是不是也该上新了?”目前游戏内大致可以区别为,成男、成女、少年、少女、小女孩,这5种。相较于人型原魔,在体型种类方面原神
自机角色还是太少了。并且在相同体型角色之间都能寻找到较多的共同之处,久而久之容易审美疲劳。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冻梨一人吐槽了,之前身型高大的女士倒下,不少玩家都感觉浪费了,明明设计上符合玩家审美,却死得草率成了剧情推动的牺牲品。
“不同角色复用相同动作太频繁了”在一些剧情之中,不少角色直接用得相同一套动作去表达情感,最经典的背手扭捏、捂胸震撼之类。要知道现今原神剧情总时长已经来到了200小时,相同一套动作出现的占比也是极高的。对于一些具备交互性的动作,握手、勾肩搭背、打闹之类,目前是非常稀缺的,很多时候只是将其置于画外留给玩家想象。
从技术力来说,米哈游在星穹铁道
已经实现了更为灵动的动作和表情,按理说原神也该跟着技术升级一波了吧?作为剧情驱动的游戏,提升玩家的剧情体验,让角色更可爱或更酷,不能直观影响游戏流水么~“给自机角色多一些戏份”无论是这次的伊迪娅,还是此前的婕德,都是个性熟知鲜明的NPC角色,不少玩家都为之可惜。冻梨一直不理解,这类长线剧情的重要NPC戏份,为何不安排给一些自机角色?虽说不是魔神任务相识,但从结果来看,这些内容同样在玩家群体之中引发了足够的共鸣与认可。
现今还有不少角色坐冷板凳,玩家对其的熟悉程度甚至不如部分通用模型的NPC呢……
最后再提醒一下大家,这类角色问卷是对新角色的调研,你的意见都是优化到新角色身上的。对于老角色的那些吐槽,最终将会在新一代得到优化,因此,与其无用的吐槽老角色,不如填上一些对新角色的期待,例如想要更多的长裙成女角色,希望有一位更显阳刚气息的成男角色等等。
别看前面冻梨吐槽了那么多,实际我最终就只填了一个“米哈游,能不能把我家萍儿实装一下?”
发布于 2023-07-14 21:47・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冻梨游研社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风陵渡口初相遇 - 1 个点赞 👍
时机确实有巧合,也可以说能猜出原神的用意。但建议不要太过借题发挥,因为问卷调查角色设计本来就是传统的一环,又不是专门为了这次的节奏而设计的。
如果你忘了,或者是新入坑的玩家,我来帮你们治疗一下:
大记忆回复术:
原神のアンケートに回答するも段々下心が露わになるねるめろ氏【ねるめろ切り抜き】 - YouTube
这是原神2.6版本末期的调查问卷,早就有关于角色设计的内容了。
编辑于 2023-07-15 17:12・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卓扬 - 1 个点赞 👍
写了很多,内心思绪万千,都是我很有感触的角色,凝光,刻晴,迪奥娜,胡桃。
一不小心退出了,再点进去不仅没了,还刷新出不同的角色。顿感兴趣索然,遂点了都不熟悉,问卷结束
发布于 2023-07-15 20:03・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浅紫夏沐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索亚 - 1 个点赞 👍
随机五星调查,去年也有吧。有些小朋友大概正好处于那个年龄段,怎么说来着?自我意识过剩,啥事都觉得和自己有关。
这次我随机到的是纳西妲、魈、卡维、九条纱罗和诺艾尔,个人感觉须弥2+其他三国1大概是固定的,具体是谁则国家内部随机。
比较遗憾其中有三个角色我都属于关注较少的,当然也是因为目前角色已经达到了60多位,不太可能全都熟悉。
发布于 2023-07-17 11:4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杰洛士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米豪法风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李先森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罗兰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魂魄妖梦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镜映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阿妮好棒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婉转悠扬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起名很难啊啊啊 - 0 个点赞 👍
对于问卷本身,其实填了这么多期问卷,原神也拥有米游社、B站、知乎、微博和贴吧等等论坛,但凡运营上用点心,肯定对玩家们的意见和建议是有所了解的。
原神玩家经常调侃的“看看隔壁星铁,更新优化都被人家拿去用了”,就知道其实项目组策划对玩家的需求是了解的,也会根据游戏的实际情况分版本对游戏体验进行一定的优化。
这次角色问卷是随机五个角色给填写问卷的玩家,让玩家写出这对五个角色的意见反馈。随机性可以防止问卷被机器人等作弊器恶意刷评,保证了一定的真实性,可以让收集方在筛选的时候更容易找到代表玩家真实意见的问卷。
对二次元游戏和玩家来说,人物永远是重中之重,人物刻画的越成功(形象、动作、强度和性格等),玩家越买单,流水就越高,这可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问卷收集也意味着项目组有意用玩家对过去人物角色的意见,来对应优化对未来人物角色的刻画,这是一件好事。
只是收集方筛选起来难度比较高,比较在一个问题下填什么的都有,就只能用大数据或者关键词来分析了,在此过程中有一部分玩家意见会被筛选或无视掉,所以建议想让项目组看到自己意见或观点的玩家去发动身边的人,一起主动增加目标关键词的填写频次,就可以让收集方提取到精髓了。
发布于 2023-07-15 16:36・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拾枝者Victor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存在感缺失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yamausagi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陌岸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我没有改名机会啦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Lancelot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陛下何故造反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ROKUTOSEI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ndleft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碧落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