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渣浪wb大v下面回复了记录,就被拉黑,还单方面禁言。
因为我说,这病流行,和他讲的什么西方文化腐朽堕落文化入侵没多大关系,这是有的人在借猴痘热点,借机搞意识形态输出。
因为同性行为是包括人类和至少130种脊椎动物普遍天然存在的现象属性。在人类社会占比也有5%左右,也就是一个班也有两到三个,男男比女女高一些,但和种族,国籍没关系。
但有点历史知识都知道,我国古代就有“断袖”“龙阳之癖”等词,讲的就是我国早在战国时期的就有史书记载的男同现象,这足以说明同性恋现象从来不是什么现代“西方文化输入”,更不要说找生物学,医学上的依据,完全是没文化的人的看法。
国内之前之所以看起来少,只是因为和国内官方提倡的主流意识,价值观不符,所以活动只能被压制,处于一种地下半地下的状态,造成了一般人对国内相关群体数据规模的低估,产生国籍差异的错觉。但其实,文化艺术演艺圈很多。虽然改开以来和国际交往越来越多,这种群体和活动目前始终不为官方所正视。
这个基调到现在碰到猴痘就对防控造成一些困扰,有关卫生部门和体制内专家往往尽量避谈猴痘和同性群体的密切关系,不去详细解读具体传播途径。哪怕背着被人骂“不专业“的压力,也不轻易开口。而非官方媒体,自媒体刚好相反,借机进行意识形态输出,把猴痘完全等同性传播疾病,外来输入疾病,这就把风险特定群体化,绝对化。试图借流行病之手,把国内重新引回闭关锁国,排外对立的运行状态,而且让国人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滑坡。
在我看来这和covid类似,虽然个人立场言论有激进的自由。但作为晚一两年才重新在国内出现的流行病,在国内经过三年的阵痛后,如果不能科学实事求是,总是夹带填充其他领域私货,混淆视听,那结果上会误导民众对疾病科学认知,有可能造成集体误判。
误判会如何?去年底数以亿计人没准备感冒药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因为很多老百姓尤其是上点年纪,对冠病最普遍的症状缺乏了解。因为宣传总是强调它和流感如何不同,如何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不能理解自限性疾病什么意思,国内的康复者也没有集中的反馈。可是一旦开放,看看官方报道都知道,新闻里官员都在回应的是如何全国调配对乙酰氨基芬,布洛芬等发烧感冒药保证供给啦。相对抗病毒药物,这些常用的感冒,流感退烧药反而当时是需求最大的,我看到的药店也是如此。这哪像是两个完全没有共性的疾病呢?这不就是失去对传播原理和趋势的独立的判断,然后全民临阵再匆忙找补的局面?
当然,现在猴痘的威力远没有新冠那么大了,但是多少还是会有一些非lgbt人群中招,这也是需要相关次要风险工作者,尤其是酒店勤杂,酒吧,娱乐,康养等相关行业也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