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古代先贤,有一位算一位,全部都是巫师,这就是中医的本质——巫
《山海经·大荒西经》里写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以此升降,百药爰在。”
这里的“日月所入,言太阳、月亮进出之处”,就是巫师们在这里与老天爷对话的地方,且又掌握了一定的药物知识
这说的谁啊?可不就是上古时期的中医呗
例如针灸的创始人——伏羲,在《帝王本纪》里是这样一幅模样:
“伏羲画八卦,所以六气、六府、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类推。乃尝末百药而制九针,以区火枉”
巫师吧?

再例如尝百草的神农氏,《帝王本纪》里说神农是“人首牛身”;《水经注》里说神农:
“神农既诞,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水动,此非巫医相见则不可谓”
巫师吧?

写《黄帝内经》的黄帝就更是巫师了,《五帝本纪》里写黄帝是:
“获宝鼎,迎日推筴”
“筴”就是“策”,这就是古时候巫师用来占卜用的一种工具
黄帝也是巫师吧?
除了这些中医的上古先贤,即便是普通中医那也都是半个跳大绳的
《韩诗外传》里写那个神医俞跗,说他是:
“治病不以汤药,搦木为脑,芒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复苏”
这和扎小人一个尿性,妥妥的巫师
还有那个灵宝,也是神医
《后汉书》谈到灵宝会驱除疫邪,说他是:
“导鬼区,往神场,诏灵保,召方相,驱疠疫,走蜮祥”
妥必妥的巫师吧?
《干金方》里记载的上古儿科名医巫妨是:
“以占夭寿,判疾病死生,而有小儿方也”
又是巫师吧?
还有战国时期的知名中医文挚,《吕氏春秋》说他是:
“洞明医道,兼能异术”
异术就是巫术,妥妥的也是巫师
讲古代中医我能讲上三天三夜,挨个给你把他们的巫师底色全给你扒出来
甚至包括那个“方者宗”的扁鹊,《史记》里的记载那岂止是巫啊,简直就是妖精
后世所谓“扁鹊六不治”里的“信巫不信医”的不治,这其实是司马迁借扁鹊的口说出自己的认知而已,属于后世的“评议”
你说后世中医剥离了巫术,我告诉你这都是瞎扯
后世唐代药王孙思邈在自己的著作《大医习业》里开篇第一句就是: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王,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陨”
孙思邈把中医巫师的底色扒了个干干净净
题主说自己看了中医经典,说中医理论在推演大自然,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黄帝内经·素问》里开篇的说黄帝是“生气通天”、说黄帝是“通天者”
啥叫通天?这可不是什么研究自然宇宙,这就是巫师作法呢
古时候皇帝身边要养一个叫钦天监的官职,就是帮皇帝与老天爷“沟通”的
这帮人网上追溯就是一帮巫师,他们对于自然宇宙的理解在今天看来荒唐的一P
古时候有所谓周伯星祥瑞,就是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颗非常耀眼的星,在钦天监看来这就是祥瑞,是要屁颠屁颠跟皇帝报告的
可现代的天体物理学则证实,所谓的周伯星其实是超新星爆发,是恒星寿命末期的一次剧烈的爆炸,哪里是什么祥瑞,这明明是衰亡的象征
要是让皇帝知道这个事实,那钦天监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所以不要把中医理论神秘化,从历史演化的角度来看,他就是上古巫师掌握的一种巫术,后世增加了很多临床经验才有了今天的中医,但本质上依然是巫师巫术
这种底色贯穿整个中医发展史,甚至依然在影响今天的中医
最简单的,吃啥补啥、以形补形、以色补色就是典型的巫术思维,现在叫“取象比类”,这就是古代巫术最基础的接触律和相似律,这里不费口舌,大家自行百度
所以想学好中医,现去把中医史好好研究下,看完了再说自己能不能学中医
但凡你有一点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都不会去学什么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