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个回答

如何看待体制内的“三门干部”?

当世繁华
20个点赞 👍

三门干部?

《人民的名义》里面不就有典型的例子么,钟小艾同志啊!

看到这句话真的血压都上来了

这位同志比一般的三门干部多一门——出身名门,思想上多了一层对于权力任性的合理化默许。普通的三门干部可能没有她这么夸张,但是有很多共同点:

一是喜欢刚愎自用,大谈思想抱负。这些直接从校门转到机关门的干部,很多都带着学生时代的意气,这种意气,说好听点是风发,说难听点是发疯。他们喜欢从书本、从文件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多去了解实际情况;他们明明什么都还不会,却总觉得自己做得很对;他们看不上脚上带着泥土气息的基层干部,认为他们的工作方式粗鄙野蛮。这样的干部,如果仕途的起点是基层,那么还可能在现实的一次次痛击中醒悟过来,逐渐变得接地气,变得务实。但是,如果他们一进体制就在很高的平台上,那双脚可能就永远不会沾地了。

这位爷就是个初入仕途就在高平台的典型

二是对基层喜欢缺乏足够的同理心。在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们经常会问一个灵魂问题:为什么你们就是不能好好重视一下语文/数学/英语(自己教哪科就想让学生重视哪科),好好完成作业呢,你们扪心自问一下我布置的作业多吗?是,的确不多,但是那时候我们也想让老师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你们一共有多少老师,每人布置一点作业,那堆起来也是一座大山了。三门干部们就很像是一个老师,他们总觉得基层好像就只需要完成他那个部门下派的工作一样,基层稍微晚一点点提交任务就没完没了的催,稍微有一点做的不太好就严加责备甚至问责。他们从来不会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每天要应对无数的工作和检查,早已疲惫不堪,上面又要得急,紧赶慢赶之下怎么可能还能保质保量。基层干部现在只想在脑门上贴上这玩意儿:

在做了在做了, 别催了别催啦!


三是只重视数据,不重视实际。之前我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体制内的干部天天喝茶看报的情况。有一个高赞回答是:求求上面的那些大爷们天天喝茶看报吧,别特么乱折腾了。我看到过有人举过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假设上面要求一个县统计一下所有公务员的籍贯,上面会觉得这有什么好难的,发下去每个人填上来然后再汇总不就好了。而在实际工作中,绝对会有人问你:具体写到县还是写到乡镇啊?要不要写门牌号啊?我之前搬过家,写哪一个啊?等等等等。哪怕你一一解释清楚了,你会发现收上来的表还是千奇百怪的。这还是统计公职人员的,要是涉及到基层群众和脱贫户之类的表,那更是问题百出。但是这些, 那些三门干部看不到,他们看到的是一件小小的工作下发下去,基层一拖再拖,甚至还会在想基层是不是在懒政啥的

最后我想说,现在我们国家的政策有一点特别好,那就是很多考上省市级的公职人员,必须去基层历练两年才能回本单位工作。两年的时间,不长不短,足够褪去三门干部身上的学生气,打破其不切实际的幻想,让这些从未接触过基层的人双脚落在地上,好好地体会一下基层的辛酸与不易。三门干部本身不是一个坏的人群,我们没必要对他们有太多的偏见,他们就像是一块块璞玉一样,只是需要更多的雕琢与打磨。我始终相信大多数人不会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只是需要让他们在现实中而不是在图片里,真实的看到苦难的样子。

发布于 2023-07-17 11:39・IP 属地四川
浮沉木根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