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当然要造了,代表的是捷克独立。
就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人暴动,厉王被迫出逃到彘(山西霍州)。
还有:
「揭竿而起」那样,陈胜吴广,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项羽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随后,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开打了。
至于defenestration,就是把他们丢出去,我们要有自己的信仰!我们要独立!
defenestration 由 拉 丁 文 de ( 下 ) 和 fenestra ( 窗 子 ) 合 成 , 意 思 是 「 从 窗 口 抛 下 」。
源起于1419年的抛窗事件,当时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也就现在的德国统治下的诸侯国波希米亚开始讲起。
1415年宗教改革家扬·胡斯要挑战罗马教廷天主教,然后下场就是被判决为异端,并以火刑处死后。
在1419年7月30日,部份激进的胡斯信徒示威游行,要求释放被逮捕的胡斯信徒。
而后在市政大厅发生了动乱,激进份子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活活地将市长及市议员共7人自新市政厅的窗户扔向楼下一大群手持长矛的抗议者,此即为“第一次抛窗事件”。
尝到甜头的民众,就开始攻击天主教教堂及相关人物,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出兵镇压,胡斯信徒也全面起事,引发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
后面神圣罗马帝国没办法,只能承认波希米亚人宗教信仰现状。
但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意图在波希米亚复兴天主教,就任命斐迪南大公为波希米亚国王。
斐迪南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便对新教徒进行大规模的迫害,并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他们的教堂。
于是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帝国大臣及一位书记官共3人从窗口扔出,此即为“第二次布拉格抛窗事件”。
三人侥幸坠落堆肥中而未受伤,随即逃至斐迪南国王处报告造反。
1619年新教徒成立临时政府,由30位成员组成,推举腓特烈五世为王,宣布波希米亚独立,引发白山之战,虽以惨败告终,但战后的严酷处置却酿成影响欧洲深远的三十年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