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看到受贿的被抓,没有看到行贿的人被抓呢?
- 0 个点赞 👍
1月7日,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案,和以往不同的是:
这次被告是行贿者。
这起案件由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腐败窝案引发。李某某在2011年至2023年期间,向纳溪区人民医院销售医疗设备和耗材,先后多次向该医院原院长丁友明、原党委书记易显树、原副院长熊殿辉三人行贿,回扣款共计2500多万元。
这件案子的神奇之处还在于,被告李某某大部分行贿款并没有给到院领导手中,而是由他自己代持,总金额共计2300多万元。审理法院认为,李某某部分行贿犯罪未遂、积极退赃,对其从轻处罚,法院当庭宣判,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43年,是一家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编制床位500张。2023年7、8月,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院院长、党委书记、副院长已陆续被查。熊殿辉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另二人的案件信息尚未披露。单论这个窝案,医药领域行贿方比受贿方得到的惩罚更重一些。
- 耗材采购负责人与供应商私下合谋
被判八年的熊殿辉是原泸州
查看全文>>
健识局 - 100 个点赞 👍
补充一点
其实在有些地区和层级,情况和你们很多人想的正好相反
企业家或者说老板因为身经百战见得多了知道该怎么对付纪委,哪些可以说,说到什么地步都有数
领导则因为第一次进去,内心非常紧张,在恐惧和折磨之下一股脑的全部说出来了,把事搞砸了
这样的事非常多,而并不是大众想象的那样总是老板全部说,领导擅长周旋不说
发布于 2024-01-15 22:06・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金妍儿 - 7 个点赞 👍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不仅体制外的普罗大众有这个疑问,体制内的主也有同样的感受,只要是检察机关、监委、纪委等部门以外的,似乎都对这个问题抱有强烈的好奇心。
受贿犯罪是对合犯,意思就是说,有受贿人,就一定会有行贿人。
但是,为什么媒体经常大肆宣传受贿人,而对行贿人守口如平,绝口不提呢?
首先,受贿罪的犯罪嫌疑人往往是占据重要职位,手中握有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无论是出于惩罚、震慑公务人员,还是处于教育公务人员,对这一类人员必然会有强列的宣传力度;
其次,在办案过程中,受贿人被当场带走往往事后会高调的宣传,而为了侦查的顺利进行,行贿人往往是被秘密带走的,大概率只有行贿人的家属是清楚的,而行贿人的家属一般都会选择默不作声,唯恐为他人所知;
第三,在办案过程中,对于行贿人侦查人员会制造高压、焦虑、信息不对称的审讯环境,对于行贿人当然也是同样的对待,但在关键时候是会做一些交易的,或者协商,要求行贿人配合,侦查机关承诺减轻、从轻,甚至不起诉;
第四,从结果来看,一般不是数额特别巨大的行贿案件,行贿人大概率都是不起诉或者缓刑的,这类人员如果被他人知道自己因为行贿收到惩罚,往往会在行业中难以立足,所以,其自身也是非常低调的在处理相关问题;
所以,不是说行贿人没有被抓,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无论是侦查单位还是行贿人本人都选择低调行事。
发布于 2023-07-01 17:23・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法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