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作为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SVD种种缺点都无法掩盖其当时的优越性。

狙击战的历史远超过狙击枪的历史,使用高精度远射程的武器在较远距离单个点杀敌军,可以说在人类战争史上屡见不鲜。
中国战争史上还有过一次床弩击杀敌军主帅,最后迫使敌和谈退军。
近代火器的狙击战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有,有记载的长距离击杀对方主将的战绩改变战场形势,这个就是一个典型的狙击作战了。

但是一直到二战结束,都没有专门的狙击步枪。一般对于这些狙击手,都是配发精度较高的单发步枪,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栓动步枪,诸如98K或者莫辛纳甘等步枪本来就有弹药威力大、射程远、精度较高的特点,通过精选精度较高的步枪加装高精度瞄准镜,最多再换个重型枪管,就成了狙击手里的狙击枪。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战以后的冷战时期。
六十年代,苏联提出专门的狙击步枪的构想。其基本构想是在保证栓动步枪接近的精度下能够半自动射击。
最终这一构想下的产物,就是SVD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
SVD外形很像一只拉长版的AK47,但是其结构差异很大。
镂空大木制枪托很具有辨识性,后来也有改用聚合物材料的版本。
狙击步枪加枪刺的,也是绝无仅有了。

SVD采用导气式短行程活塞半自动结构,使用7.62X54mm,相对AK47使用的7.62X39mm弹大一些,继承的莫辛纳甘步枪的弹药类型,但是有专门生产的狙击弹。

因为是全威力子弹,所以膛压相较AK47大得多,也有更长枪管来获取优秀的弹道性能。专用狙击弹有效射程600-800米,在1000米也有较强的杀伤力。

配装的弹匣双排十发,半自动模式射击。
SVD就精度而言,并不比上一代的栓动步枪强多少,其主要原因还是半自动结构对精度有一定的影响。战场上半自动也有一定优势,就是方便快速补射。
后来的专用狙击枪都大量采用栓动单发模式,也是吸收了SVD的一些经验。

SVD就在苏军的装备中,装备量很大,其使用模式和定位,更接近于现在的精准射手步枪。
也就是给步兵在超过400米射程上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弥补自动步枪的远距离火力不足问题。
SVD的产量很大,各国仿制型号也很多,改型也不少。
我国就有一个仿制型号79式狙击步枪,以及后来的85式狙击步枪。

不过这两款在我国口碑一般,精度不如SVD原枪,最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使用狙击专用弹,而是直接使用机枪弹,导致精度不足。
作为第一款专用的狙击枪,虽然SVD的射程和精度都不如后辈们,但是就诞生时候已经比同时代的兼职狙击枪强多了。
现在很多国家军队中,都在班组武器中加入一只精准射手步枪,基本就是类似SVD这种半自动/全自动,600米以上有效射程作为班组的支援火力。

而专业狙击枪,回归了栓动单发,高精度远射程的道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