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苏联的SVD狙击步枪?
- 191 个点赞 👍
苏联是正儿八经和德国打了4年昏天黑地的地面战争的,他们对狙击步枪的要求并不是狩猎枪一样的狙击枪,他们认为这种在正面战场生存率太低,而是前出侦察和为班排提供有效的中远距离的精准射击。而且苏军因为用了太多的波波沙,特别看重步兵分队的火力密度,不可能用栓狙。所以svd是一把很不错的适合苏军的狙击步枪,重量精度都不错,还用了半浮置枪管和专用狙击弹药,都是划时代的射击。
而美国要不是有雷明顿m700这一把几近完美的民用栓狙撑场子,美国人在这方面还真不如苏联。
编辑于 2023-07-05 23:29・IP 属地黑龙江查看全文>>
金无足赤 - 114 个点赞 👍
这个作为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SVD种种缺点都无法掩盖其当时的优越性。
狙击战的历史远超过狙击枪的历史,使用高精度远射程的武器在较远距离单个点杀敌军,可以说在人类战争史上屡见不鲜。
中国战争史上还有过一次床弩击杀敌军主帅,最后迫使敌和谈退军。
近代火器的狙击战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就有,有记载的长距离击杀对方主将的战绩改变战场形势,这个就是一个典型的狙击作战了。
但是一直到二战结束,都没有专门的狙击步枪。一般对于这些狙击手,都是配发精度较高的单发步枪,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栓动步枪,诸如98K或者莫辛纳甘等步枪本来就有弹药威力大、射程远、精度较高的特点,通过精选精度较高的步枪加装高精度瞄准镜,最多再换个重型枪管,就成了狙击手里的狙击枪。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战以后的冷战时期。
六十年代,苏联提出专门的狙击步枪的构想。其基本构想是在保证栓动步枪接近的精度下能够半自动射击。
最终这一构想下的产物,就是SVD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
SVD外形很像一只拉长版的AK47,但是其结构差异很大。
镂空大木制枪托很具有辨识性,后来也有改用聚合物材料的版本。
狙击步枪加枪刺的,也是绝无仅有了。
SVD采用导气式短行程活塞半自动结构,使用7.62X54mm,相对AK47使用的7.62X39mm弹大一些,继承的莫辛纳甘步枪的弹药类型,但是有专门生产的狙击弹。
因为是全威力子弹,所以膛压相较AK47大得多,也有更长枪管来获取优秀的弹道性能。专用狙击弹有效射程600-800米,在1000米也有较强的杀伤力。
配装的弹匣双排十发,半自动模式射击。
SVD就精度而言,并不比上一代的栓动步枪强多少,其主要原因还是半自动结构对精度有一定的影响。战场上半自动也有一定优势,就是方便快速补射。
后来的专用狙击枪都大量采用栓动单发模式,也是吸收了SVD的一些经验。
SVD就在苏军的装备中,装备量很大,其使用模式和定位,更接近于现在的精准射手步枪。
也就是给步兵在超过400米射程上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弥补自动步枪的远距离火力不足问题。
SVD的产量很大,各国仿制型号也很多,改型也不少。
我国就有一个仿制型号79式狙击步枪,以及后来的85式狙击步枪。
不过这两款在我国口碑一般,精度不如SVD原枪,最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使用狙击专用弹,而是直接使用机枪弹,导致精度不足。
作为第一款专用的狙击枪,虽然SVD的射程和精度都不如后辈们,但是就诞生时候已经比同时代的兼职狙击枪强多了。
现在很多国家军队中,都在班组武器中加入一只精准射手步枪,基本就是类似SVD这种半自动/全自动,600米以上有效射程作为班组的支援火力。
而专业狙击枪,回归了栓动单发,高精度远射程的道路上了。
发布于 2023-07-04 14:55・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云起 - 95 个点赞 👍
尽管现在很多人看不上svd的精度并且致力于把svd从狙击步枪的范畴里开除出去
但这并不妨碍svd达成了当时的设计目标是把好枪
本身就是为了让步兵班组的火力能延伸到600米而设计配备的
而且因为是弹药升格也有打千米的能力
同步研发了专用的7n1弹但是也能用其他弹药凑合
这一点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在整个作战行动中这枪的勤务率
其他的“专业”狙击枪确实比svd精度高,可问题是它们不进步兵班
而且svd打7n1的精度其实也没差到哪去,作为步兵班组武器相当够格
美军兜兜转转提出的精确射手步枪概念这不也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总结一下,你可以说svd打靶精度干不过“专业”栓狙,但svd和菜不沾边
发布于 2023-08-01 08:31・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皮皮有两只猫 - 67 个点赞 👍
超越时代。最早的半自动狙击步枪(所以说svd是dmr的等于用孙子的标准套爷爷),结构设计极为优秀,不带瞄准镜的空枪重量只有3.7kg,低于大部分全威力战斗步枪,作为半自动精度却强于栓动的莫辛。在出场的年代就是完美平衡了重量,设计,精度的六边形战士,到了现在也还算是能用的级别。
(顺便听到过一个传言,svd因为枪管太薄,连续发射10发左右再继续发射,精度会明显下降,但是不知道是否真实)
编辑于 2023-07-06 07:39・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NeoSource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昨日之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