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如如不动的“真如自性”才是第一义,“真善美”都是这个第一义所生,只是不同的方面而已。如果一定要选择其一,那是以客观的“真”为根本,是“善美”主观选择的基础(“必要不充分”条件),也就是休谟第二问:“实然(IS)”如何推导出“应然(OUGHT)”?要靠纯粹理性的“真”来推导“善美”的价值选择是不成立的,这正是人类的自由、责任与价值所在,是超越理性的人文精神,也是孔老夫子追求的“从心所欲(善美)不逾矩(真)”的人生状态。西方理性打破了宗教的人文根基,后现代思想在解构“理性主义”之后发现什么都不剩,这是“荒谬与虚无”的根源。中国先贤很早就懂得,要通过“悟道修德”来获得安心立命,不需要借助宗教神明;但在“道问学、尽精微”方面缺乏可靠求道之法,理性思想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掌握并超越理性才有出路。
BTW:说“独立与自由”是西方的发明纯属扯淡,中国春秋战国的人文精神是很拽的,自强不息、立己达人、心怀天下苍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中华文明穿越几千年保持活力的思想根基。只是在一统天下之后,为维护皇权统治,才阉割了这种精神,让帝王代表“天道”,建立“三纲五常”的。此后的“儒家”,大多只是披着儒家外衣、开着“孔家店”,失去独立人格的伪君子而已。西方也用“理性主义”名义包装过宗教神权,即中世纪“经院哲学”,阉割了理性精神本质,只不过在文艺复兴时被打破,恢复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和理性思想;中国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孔家店”,先引进了“德赛先生”,没有重新审视“孔孟老庄”人文精神的思想、智慧和价值,很多人以为就是“孔家店”里的假冒伪劣产品。
编辑于 2023-09-28 10:25・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