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无利不起早。
但利不一定是恶的,也可能是互惠互利。
我几年前被裁员,好几波人来问我下家。
1、我的同级。
我离职后不久,一个关系一般且偶有争吵的同级前同事,居然微信给我推荐了工作。
她连开场寒暄都没有,只是推了个微信号,然后说哪个公司哪个职位招人,联系时说她介绍的就ok。
我当时一懵逼:这是传说中的以德报怨 ?
我对工作不感兴趣,但只能礼貌说谢谢了。
巧合的是两周后,一个很久没联系的前前同事也微信找我,一番寒暄后,居然给我推荐了同一个公司职位。
天下真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后来我打听了一下,原来不是以德报怨,也不是关心同级,而是有利可图。
那个岗位因为要求高,强度大,所以一直招不到合适的总监,推荐费都好几万块钱……
后来我还是去面试了,因为猎头找我了,对方总经理也找我了,大家相谈甚欢,的确很匹配,钱也给得多,但我还是拒了。
倒不是因为我有多牛,而是实打实看到这个行业在走下坡路,不想再重操旧业了。
2、我的下属。
当时有两三个下属,经常微信关心我。
他们关心完,总会顺道抱怨一下公司和工作,诉苦我离开后的各种不顺。
一方面是表达对我离开的惋惜,以及对我能力的赞美,这都是我爱听的,哈哈。
另一方面则是表达如果我有好下家了,若有好的坑位和待遇,记得找他们再续前缘。
我觉得这类同事相当聪明,很懂为自己铺设后路,因为我后来入职新公司,的确挖了两个前下属过去。
你说,有能力又关心我的同事,有坑位有机会,我当然第一时间想起他们,人之常情吧。
3、各位老板/领导
这不是我离职前的老板,而是那些比我早离开,且后来混得不错的前同事。
他们有的已当上高级领导或者老板了。
他们来找我,是想拉我加入。
这说明了啥?
1、他们神通广大消息灵通;
2、过去的合作让我有了好口碑。
后来,我的确以这样的渠道,加入了一家前同事当领导的公司,规模跟我前东家相当。
过程也相当简单轻松,到他办公室一坐,闲聊个把小时,大家情投意合,就下周来上班。
没有简历,没有面试,没有背调,没有上家工资流水提供,我甚至连HR都没见过,毕竟她只负责办理入职通知。
最后总结下,其实无论以上哪一种,你就自信点,轻松点,注意以下3点就好了。
1、表达自己还在找工作,但不着急,因为合适更重要;(我有实力,有主动选择权)
2、表达谢谢对方关心,并礼貌问问有啥好介绍好推荐。(别不好意思,脸皮厚机会多)
3、至于对方介绍的机会是好是坏,那就谈谈再定夺。(没必要因质疑动机而错过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