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直是中考的玄学学科。
因为课本上的东西,他不考;考的都是相对模板化、模块化的格式化命题。至于创新,只是相对本省历年中考命题思路而言,玩不出一朵花。
楼上说多阅读就能考出中考高分,这个说法太片面。有个朋友两口子都是长期坚守在高三执教多年的高考语文名师,让他们两个高考名师去帮女儿解析中考模拟卷,往往都拿不到高分。因为中高考的命题思维不一样,答题模板不一样,应试技巧就不一样。
因此,语文好不好主要靠教学输入,看你所在学校初中在当地的教研做得好不好,看你所在班级任课老师是不是拥有多年的初三教学经验可以琢磨到命题老师的命题思维。学校教研好,平时的训练和模拟就可以跟得上当地中考的节奏;老师教学好,就能更贴近考试的应试逻辑。全省命题的大背景下,一个省能够拥有这种教研能力的学校难超过十家,能够拥有这个教学水平的老师难超过三十人。
如果在省会城市(命题老师所在城市),一般都会有1-2个专门研究语文的机构对本地的语文历年命题规律特别熟悉,他们的外培行之有效,提分效果特别明显。因为这种机构就是专门研究本地中考命题逻辑和趋势的,专业致胜。
如果不是在省会城市,就别过分在意培训资源,毕竟中考都基本实现省级统一命题了,当地搞外培的老师只怕也是懵懵懂懂。建议从寒假开始就用本省当年或前一年版本的《天利38套》刷非作文题,家长亲自帮助学生看解析答案分析(或者请个中文系的大学生家教解析),错题更正,这个笨办法可以通过38套中考模拟题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中考语文应试逻辑;再买一本中考作文素材,如万唯的《中考满分作文》,读一篇仿写一篇(也可以交给中文系大学生家教批改点评和鼓励),作文一定可以拿高分。
发布于 2023-07-28 15:52・IP 属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