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梨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薄白子

谢邀!

文|阿仁

立秋已过,进入秋季后养生重在养肺,因为秋天的特点是燥气当令,养生的原则是“养阴防燥”。雪梨是当季水果,也是润燥的不二之选。但是,有的人适合生吃梨,有的则适合熟吃梨。

还有,雪梨有清肺热、养肺阴的作用,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生吃以清热为主,熟吃以养阴润燥为主,若是热性体质人则适宜生吃;若是年纪比较大、有虚火的人则熟吃。雪梨还有利尿的作用,梨汤一般来说最好不要晚上睡前饮用,因为它会使人晚上频频上厕所,影响休息。

反正梨,生吃、熟吃有不同,

看你适合哪种?

《本草通玄》对生吃、熟吃梨的不同功效做了简明扼要的归纳:“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也就是说,生吃梨子,清六腑的热气;熟吃梨子,滋阴养五脏。

1生吃清热力更强

梨是一种寒凉的水果,生吃清甜爽口,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它能帮助清除燥热,改善身热烦渴、咽喉干痛、口鼻干而呼吸觉热等情况。

但由于新鲜的梨偏寒凉,脾胃偏寒、大便软烂的人,不适宜过多食用。

2熟吃养阴效果更佳

新鲜的梨偏寒凉,那么可以把梨炖煮成汤、或者隔水蒸熟后食用,这样梨的寒凉之性就会有所下降,又能滋阴润肺、缓解咳嗽的好处。但依然要注意,脾胃虚弱或体寒的人尽量少吃梨。



食疗方推荐:

雪梨猪肺汤

材料:猪肺一套(最好选择食管较完整、不破裂的,把食管和水龙头套在一起,小水不断滴入,灌水时不断用手挤压,让血水排出,直到猪肺洗成雪白)、雪梨两到三个、蜜枣两颗。

做法:猪肺切成小块后,干炒一下;雪梨切成四块,连皮一起煲汤,同时加两颗蜜枣,煮一个小时即可。

功效:有清热生津、润肺止渴的作用,也适用于咽干口燥、咽喉炎、咳嗽少痰的人群饮用。

小吊梨汤

【做法】黄芪2~3片加水泡半小时,然后放入雪花梨1个、银耳2~3朵、百合7~8片,炖煮半小时。这是2~3人份的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加减。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加入桂圆调和梨汤凉性。

【好处】梨汤偏凉,针对中老年人多有慢性咳嗽、气短、咽干口渴的情况,在梨汤中加入黄芪,可以润肺补脾;加入百合、银耳,增强梨汤润肺的效果。

【注意】梨皮具有润肺消风的作用,所以煮梨汤时不要去皮。爱上火的人不宜吃黄芪。

姜枣梨皮汤

【做法】大枣5个、生姜3片、梨皮适量,将它们一起放入茶杯中泡水代茶饮,坚持服用。

大枣、生姜具有很好的益气、散寒、健脾胃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手脚发凉、嗓子干燥、脾胃不好的人群饮用。

二根梨皮水

【做法】鲜芦根30克、鲜白茅根30克,共同放入锅中,加水后用大火烧开,小火煎煮10分钟,随后再加入梨皮60克泡水。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呕;茅根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搭配上梨皮,适合秋季口干、咽痒、咳嗽痰多的人群服用。

枇杷梨皮饮

【做法】取适量梨皮和6克枇杷叶,泡茶或煮水代茶饮即可。

枇杷叶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将其与梨皮搭配止咳效果更好,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长期饮用。

五汁饮

配方:梨、鲜藕、鲜芦根、鲜麦冬、荸荠。

制法:鲜芦根洗净,梨去皮、核,荸荠去皮,鲜藕去节,鲜麦冬切碎或剪碎。将诸物共绞挤取汁。

食用方法:冷饮或温饮皆可,每日数次。适用于外感热病、口渴咽干、热性呕吐等症的日常调理。

功效:此药膳中使用的鲜果均为甘寒养阴之品,生用可清肺经之火热。鲜芦根和鲜麦冬除了清肺热之外,尚有清胃热的作用,所以整体绞汁生食的烹调方法,更适合肺胃有热而导致口渴、呕吐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蜜饯雪梨


配方:梨、蜂蜜适量。

制法:梨洗净,去柄、核,切片,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熟烂,待水分快要耗干时关火。继续焖至温度接近室温后调入蜂蜜水,温浸片刻即可。

食用方法:不定量,冷食或温食皆可,每日数次。适用于热病消渴,烦躁食少、便秘等症的日常调理。

功效:煮熟后的梨依旧有清肺胃热的功效,但更多是能通过滋阴来达到养阴润燥的目的。消渴、烦躁等大多是因肺胃阴虚,继而生热。整个药膳方不仅增强了滋阴的作用,同时方中还加入养阴润燥的蜂蜜,更适合这类人群食用。

最后,总而言之,梨,性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梨生吃性凉,利清热降火,有助于缓解咽部不适,生梨汁也有解酒的作用。秋季吃梨,推荐熟食,生津滋阴,对嗓子有很好的保护和润泽作用。可以煮梨汤,也可以去核后中心放冰糖蒸着吃。这样可以去除梨的寒性,达到暖胃止咳的双重功效。梨是高营养低热量的水果,因其富含膳食纤维,饭前食用一个梨,可增加饱腹感、控制食欲。

好了,说了这么多水果生食和熟吃的区别,只是想告诉大家,水果的进食方法可依据进食人群的体质特点来进行选择。虽然生熟吃法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营养素的变化和养生作用的差异,但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营养全面、均衡、合理才是健康饮食的基础。

发布于 2023-08-14 17:33・IP 属地上海
为food不仁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