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辫子戏”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很“刻板印象”的词。
“辫子戏”也分很多种的。
论政辫子戏本身很多就是讽刺和骂清朝的,比如张国立系列(《宰相刘罗锅》里的乾隆给人的感觉就是阴鸷残暴、《铁纪》系列乾隆动不动就袒护贪官然后好多次纪晓岚都是痛苦无奈)、《天下长河》也是直球和拐着弯地骂康熙,也就那句“重归华夏”的台词雷人,那句话搞不好还是当今情况下的zz需求。
另一类是后宫戏,清代后宫戏能火本身一个原因是清朝皇帝花边新闻多、野史多、对戏说的容忍性也更强。能造成这一点一个很大原因本身也是清朝皇帝在老百姓心中风评并不好,所以后人喜欢给皇帝的后宫搞点事,这种事你要是放明朝让朱元璋、朱棣搞后宫争斗恐怕早就被冲烂了。
比如朱瞻基的后宫戏《大明风华》,历史上张太皇太后非常有德有才,有她在王振根本不敢放肆,结果在剧里面被描写成了一个溺爱娇纵皇孙的女人,然后么,直接被明史爱好者冲了......实际上这种级别的历史人物魔改在清剧里简直不要太司空见惯......
本质原因当然是人民群众本身就相对反感清朝,所以清代一些官员哪怕放到影视剧里被魔改了,老百姓也是喜闻乐见的。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甄嬛传》和《芈月传》,这两部剧同样的导演同样的编剧同样的演员班子,但风评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甄嬛传》里雍正堂堂一代勤政帝王,在剧里面被一群女人拿捏还带绿帽子,然后大家喜闻乐见。然后《芈月传》么......一群人痛斥魔改历史乳历史人物,什么程度呢?
某B站历史区up主想做一个秦国的历史向搞笑视频,一开始用的《芈月传》影视素材,然后被一群历史粉怒冲,最后不得不换成了《大秦帝国》。
所以说真要拍后宫剧,两个优质时期,一个清朝,一个武周......
(当然也有头铁什么朝代都敢拍的,比如于正)
这么一圈排除下来,剩下的纯吹清的影视剧其实还真不算太多,《康熙王朝》算一个,然后《还珠格格》么......琼瑶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