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古代皇宫和民间豪宅都是由谁建造装修的?以前就有类似的装修团队了吗?

阁下
3个点赞 👍

那你以为“木匠”是干什么的?

……

周朝的三有司四孔、秦时的将作少府、汉的将作大匠、南北朝时的尚书右民曹、隋唐尚书工部、宋时有三司户部修造案、明代的工部和内官监、清的工部和内务府营造司...

要知道,中国古代最大体量的木匠活不是做家具,而是——造房子。这有牵扯到了另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缺石头。

中国古代石材的匮乏

中国古代石材有多匮乏呢?成语“大兴土木”,没有说“大兴石头”的,中国古代从皇宫到城墙,除了木材做建筑,就是夯土做地基。直到宋代,采石业成熟(宋代火药的应用有了长足发展),才开始大面积采用石材来加固夯土地基的外层部分。

像古埃及金字塔和古巴比伦的巴比伦城那种石头建筑,我们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中国古代遗址缺乏石材,造不了。

那我们是怎么造建筑的呢?这么干:

氏族社会:一起干

奴隶社会:抓人干

封建社会:匠人干

现代社会:公司干

氏族社会:一起干

这是红山文化遗址复原图,老祖宗已经开始造房子了。当然,那时候的房子多为“泥草”结构,以泥做墙,草做屋顶,木质结构作为必要的支撑部分。

而造房子不是一家人能完成的,需要整个部落或是“亲戚朋友”一起帮着干。部落会有擅长住建的人主持造房,相当于住建大臣(当然,多为兼职),地面平整、木材加工、泥墙堆砌...房屋的落成,从那时开始就是一件大事,这种仪式感一直持续到了今天——燎锅底。

奴隶社会:抓人干

有证据表明,商代作为奴隶社会,当时无论是战争、工程,都使用了大量的奴隶(和埃及几十万奴隶那种规模比不了,我们古代一直比较“佛系”)。

奴隶社会的典型标志就是宏伟的建筑,毕竟“人多好办事”,数千人一起干活,虽然吃得多,但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可是商代物质匮乏,人们处在温饱边缘,所以与调集奴隶打仗相比,造房子这件事并不受重视,所以商代建筑并不像影视作品中那么宏伟。

下图为博物馆商都城墙建造模拟。

封建社会:匠人干

蒯祥担任工部侍郎设计明故宫的事大家都熟悉了,而在明之前,就已经有了兼职或专职主持修筑皇宫的官员。

周朝的三有司四孔、秦时的将作少府、汉的将作大匠、南北朝时的尚书右民曹、隋唐尚书工部、宋时有三司户部修造案、明代的工部和内官监、清的工部和内务府营造司...

专职官员主持,工匠世家带队,能工巧匠干活,已经形成了非常专业化的分工。已经出现了类似于现在的“包工头”的岗位出现(多为工匠世家,具有声望的人)。无论是皇宫修葺,还是大宅建造,都会从本省本地,乃至全国各地邀请能工巧匠设计并建造(花费自然不菲,每次大兴土木都能牵扯到诸多官吏问罪)。

现代社会:公司干

世界上第一家公司,于1555年诞生于英国;第一家室内设计公司,于1923年成立于美国;中国第一家装修公司于1981年诞生于深圳。

时至今日,我国总计有装修设计类公司高达469万家!我们在自己的小家“大兴土木”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如今的“木匠”在古代可以曾经建造过无数恢弘建筑的人。


鲁班小知识:

鲁班不姓鲁,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当时人应该叫他公输般,有名了以后叫公输子。相传从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你以为这些工具只是为了打个木头家具吗?人家木匠是造房屋造宫殿的。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这一点和扁鹊比较类似)。

还有传说他曾用木头做成飞鸟,在天上飞三天三夜都不下来。还有一夜造好赵州桥之类的。都是民俗传说了,表达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工匠的崇拜之情(这种才叫做“工匠精神”,而不是花半个小时捏个饭团就叫“工匠精神”了。

蒯祥小知识:

蒯字读kuǎi,虽然有些生僻,但属于你听了一遍就不会再忘的字。蒯祥活了83岁,可以说是善始善终了。而且他从小就很厉害,19岁时隶工部,与师参建北京天安门及诸宫大殿。而且他不仅手艺精湛,懂得规划,更重要的是性格好。

蒯祥作为明代北京宫殿和陵寝的主持人之一,表现了规划、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出色才能,有“蒯鲁班”之称。《宪宗实录》中评价蒯祥:“为人恭谨翔实,虽处贵位,俭朴不改。常出入未尝乘肩舆,既老,犹自执寻引指使工作不衰。”

但也别太羡慕他,蒯祥家族世代工匠,都说“富不过三代”这种传承就很难保持。蒯祥父亲叫蒯富,中国明代建筑匠师,世袭工匠之职,公认的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这基础一般人也比不了吧。

发布于 2023-06-27 07:39・IP 属地辽宁
大海的家在装修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