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时候
- 较真会完不成工作。
- 较真会睡不着觉。
- 较真会让人头秃
一、较真会完不成工作。
虽然似乎有点矛盾,这一点体制内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

举几个基层工作的例子。
上级单位布置任务,往往是层层加码。
省上要一个数据,关于全省各市报送各农村本年度某项产业收入的预计数据。
6月1号的通知,要求6月10号报送。时间9天。
是不是算比较正常的?
到了市里面,市里要求全市各县报送各农村本年度收入的预计数据,同时要求达到100万收入的村要有几个,50万收入的要有几个。
6月2号通知,要求6月8报送。时间6天。
到了县里面,通知各乡镇报送各村农村本年度收入的预计数据,要求达到100万收入的村要有几个,50万收入的要有几个,10万的要有几个。
6月3号通知,要求6月6号报送,时间3天。
到了乡镇,通知各村报送数据,报送时间为3号晚上到5号,实际上是2天的时间。
先按照实际的收一遍,发现不行,再把乱七八糟的都算上,发现还是达不到要求
没办法,只能自己编一个数字,把所有最优的条件、最大值都算上,最后得出一个和上级要求差不多数字。
如果较真的人,那么这个数字必须是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士经过严格的预估进而产生的。
对于乡镇来说2天时间是来不及的。
村委会作为一级群众自治组织,直白点说,人家会给你报一个数据已经是看在交情的份上了。
你还这么多要求?人家随时不理你,不理你又会怎么样呢?
如果要较真,这个数字是绝对不能自己来预估(编)的,那么这个工作就一定是不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
(以上事例属于虚构,仅用来说明一种现像)而、
二、较真会睡不着觉。

精准扶贫的时候,很多人都挂了村里的贫困户。
按照要求,是要去帮助人家脱贫的。
你要是较真的人,你会睡不着觉。
为什么?因为在你能力范围内想不出任何办法让他们脱离贫困。
人家贫困户,努力了几十年了,都没成功,哪那么容易呢?
所以你没有办法,只能随大流,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
每个月去一下看看,带点东西(自费的),签个字,拍个照,走个场。
没办法较真。
三、较真会让人头秃。

特别是在写材料的时候,你要是较真。
你就会发现每一个数据,
每一个事例,
都有较真的必要,能不能写都是一个问题。
每一张报表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每一个文件都有可以修改的地方。
真要较真,可爱的头发分分钟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