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调查称 53.7% 年轻人存款不足 10 万,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你觉得存款困难吗?

搜狐新闻
205个点赞 👍

谢邀。

其实存款不是核心,“为什么而存”才是问题。


例如去年的人均消费支出是24538元,其中居住支出为5882元,占比24%。

注意这是人均,把住自己家房子的也摊进去了。

财经19年统计了部分城市的房租收入比,深圳33%、北京31%、上海28%。真是三分之一收入拿去交租。

一般认为合理的房租收入比是25%左右。

在这个背景下,本地有没有自住房就成了个隐形分水岭:

如果你有,你大可以多花点,存不下钱也不要紧,反正总有个窝能躺着吃泡面;

如果你没有,那你可不得拼命存,否则下个交租日就得拖着行李箱圆润滚出了。


再例如工资的“刚兑性”,也就是旱涝保收。

这点很好理解。有的在体制内,别太离谱总能吃份粮;有的在民企卷,看着每个月两三万,但要做好随时被优化的准备。

后者的危机感远高于前者。前几年他们还会把钱拿去借贷买房,这两年只会拼命存。

更潜在的是社保力度。

去年51社保的调研,我国社保缴纳基数完全合规的企业,仅占28.4%。超七成企业低缴。

很多人看着月薪过万,社保其实按当地最低标准缴。这些人的老后养老和医疗,和体制内及部分企业精英完全是天地之别。

他们也得咬牙存。


当然,真的最大的存款压力来自于房子。

照19年的城镇居民家庭负债报告:

43.4%的家庭有房贷,他们的金融资产负债率(可以粗暴理解成房贷对存款)是101.5%,月还债占收入比例是29%;

刚需型房贷(可以理解成六个钱包买一套成家的)家庭更明显,金融资产负债率151.3%,月偿债收入比33%。

而且户主年龄在26至35岁的家庭数据最差。

这些人也是拼命存,而且抗风险能力很脆弱,一次房价贬值就能打掉他们五到十年的积累。


因此真正的关键是“为什么存钱”。

如果一个小胖友从毕业就开始疯狂卷,攒下几十万上百万为了买房、预备大病和养老支出,那他就算位列那张表格的前列,生活幸福感也很低。

何况照这个报告,能存30万以上的才占20%左右。这种“低幸福但能进城”的人还是少数。

而那些家庭偏体制或多资产的小胖友,他们大可以花钱;如果是在旱涝保收的圈层,月光也不稀奇。

因为他们已经越过了资产和社会保障的门槛,收入是个零花钱。至于必要的大额存款,往往在父母手里。

这些人虽然在那53.7%里,但他们过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

N年以前,我有同学在大裤衩做文职,每月四千多。她同事里有开好车上班的,那点工资还不够油钱和保养。

所以我觉得这个调查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样本,而是角度:有多少小胖友要以一己之力抗下所有?又有多少可以轻装前行?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发布于 2023-06-20 13:14・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王子君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