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50-400还是比28-200重了不少的,A7R3+28-200你可以挂着肩带轻松的背着出去拍,腾龙50-400至少得放摄影包里带出去了。当然,你可以买一个6L以上的斜挎包,也放的进,但是长时间背着还是很累的,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不过换成50-400之后,在拍照方面的体验肯定是会提升的。镜头覆盖了50mm到400mm焦段,相比同类的超长焦镜头还是轻巧了很多的,良好的体积控制和镜头防抖加持,完全可以实现超长焦手持拍摄。论画质,这支镜头在大多数焦段下中心到边缘画质都还行,长焦端400mm的画质也不错,收缩到F8后还会有所提升。相比于28-200,更长的焦段意味着能拍的更远,也能轻松的获得具有压缩感的构图。
400mm端拍摄:




再加上还有不错的微距功能:

之前我也写过这枚镜头的详细上手评测:
我觉得只要能接受1155g的重量,它就是一枚大号的天涯镜了。因为焦段顾及到了50-100mm,再搭配一支广角镜头就可以兼顾大部分焦段了,甚至是玩到退烧都没问题了。
那么补充哪一枚镜头?
先说结论吧,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原厂的16-35G、20-70G这两枚镜头的。

16-35G这枚镜头非常轻,只有343g,内变焦设计,携带是非常无感的,即使和50-400一起都带出去,也不会感觉背包非常沉重。
虽说这支镜头完全为了视频拍摄而优化的,但是论拍照,镜头的画质也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是紧追16-35GM大师头。有不错的微距拍摄性能,也有35mm端,可以胜任人文等题材的拍摄,泛用性也要比适马16-28高。用这枚镜头拍风光我觉得也是完全没问题的,边缘画质要比副厂更好,色彩、对焦这些都很棒,但是因为是F4小三元,在弱光性能方面会稍微逊色一些。F4光圈拍星空其实也是行的,下面这张就是F4拍的。我觉得只是偶尔拍拍的话,出去的时候租一枚像适马14mm F1.4这种专门拍星空的超广定就行了,效果肯定比F2.8大三元更好,也不用自己去买。

腾龙20-40这枚镜头对于拍照党来说,我是不太推荐的。因为它的主要卖点还是在上稳定器拍视频,画质方面是没有1635G好的。你手中的机器也是A7R3,对于镜头解析力是有一定要求的。相较而言,我更推荐原厂的20-70G新晋小三元。
20-70mm这个焦段范围其实还是非常常用的,仅仅是一般的城市扫街、风光拍摄完全够用了。广角端达到了20mm,与一般的标变广角端24mm/28mm起步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镜头本身的拍照画质就很好,解析力也超过20-105G了,更能发挥A7R3高像素的优势。而且焦段兼顾到了中焦,很多时候不用换镜头就能一直挂机拍了,需要长焦的时候再换上50-400。
20-70G拍摄:



适马16-28mm F2.8,规格上是F2.8,也是主打轻巧的超广角镜头。内变焦设计,各方面表现也还是可以的,总体上画质和腾龙17-28两支镜头的差距兵不会很大,光圈全开时,适马16-28的色散控制会比腾龙更优秀一些。镜头的定价是比16-35G便宜不少的,总体上也就是焦段上的劣势了,还是取决于你怎么抉择了。
往期推荐
【相机选购】新手微单选购指南、索尼微单推荐、佳能微单推荐、尼康微单推荐、富士微单推荐、拍立得推荐 、vlog相机推荐
【配件选购】摄影包、风光滤镜、摄影配件、存储卡
【镜头选购】索尼E卡口镜头推荐、腾龙镜头盘点、索尼标变选择、索尼长焦选择、尼康Z卡口镜头推荐、佳能RF卡口镜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