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旗人可以通过科考进入仕途。
除了和民人(汉人)一起参加乡试、会试、殿试之外,还设置翻译科,通过翻译满蒙汉文获得进士出身。
以顺治朝为例,汉军和民人除了童试阶段一致,其余乡试会试也和民人一样分为三场,但汉军卷题数略减,后续才与民人又一致;但满蒙参加,题数不光少,且不分场,直接翻译汉文一篇,如果不通汉文,就用满文作二篇。
旗人也可以通过笔帖式、拜唐阿等形式进行仕途升迁,这都是专门为旗人设立的官职。
到朝廷里,官职有满缺和汉缺,但旗人可以补汉缺,汉人不能补满缺。
到地方驻防,乾隆朝后汉军出旗。保留汉军的驻防地新设立的官职甲额有满洲汉军之分,比如广州驻防,汉军人口大于满洲,但宁可满缺没人顶补,也不能有汉军来替。宁愿设置无米养育兵和养育兵以减少闲散,也不让汉军来沾满洲的福利。
我想在清代,旗人尤其是满蒙旗人,是有优越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