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优越感是怎么形成的?
- 11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自由优越感”。
越自由(这里的自由指的是保守主义意义上的自由)的地方就会不自觉的对其他不那么自由的地区抱有优越感。
香港人对内地的优越感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自由优越感”由来已久。
早在古罗马时期,罗马人最爱说的段子就是“一个贫穷的罗马公民可以在罗马城嘲笑一位远来的蛮族首脑而不需要担心受到任何惩罚。”
中国古代也有。
唐武宗灭佛的时候,河北三镇不但不灭佛,还大搞有数万人参加的法会。
面对长安派来要求三镇灭佛的使者,河北三镇的说法充满了“调侃”的意味:皇帝陛下自己来放火,我们不敢阻拦;但是,我们是决不做此事的(灭佛)。
这种情况也并非出现在古代,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四川就成了相对自由的上海以及长三角媒体嘲笑的对象。
当时四川给长三角民众的印象比今天曹县还要恶劣。
这一点,曾有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学术论文做过专门的探讨。
要说财富和权势,四川军阀们的财富以及职务毫无疑问要超过99.99%的上海人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上海人以自由之民的身份嘲笑和鄙夷四川军阀们。
这种情况目前也有,就是广大南方地区对山东的调侃和嘲讽,就有点那意思。
事实上,山东从GDP以及人均收入上说都是长江以北的翘楚,甚至强过大多数南方省份;但是这并不妨碍南方人调侃山东人最爱公务员,山东丈母娘心中的完美女婿是坐着红旗的公务员云云。
编辑于 2024-11-13 10:0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菜头会飞 - 296 个点赞 👍
人家的牛奶、酱油都是特供的。你有特供,你也有优越感
查看全文>>
止水 - 119 个点赞 👍
疫情期间他们是真的发钱
查看全文>>
有点毅丝 - 56 个点赞 👍
最低时薪40块钱,并且工资按照周结算,对拖欠工资严惩。
查看全文>>
村少之野望 - 51 个点赞 👍
上點圖,一張港鐵上拍的,一張天橋上拍的~
查看全文>>
EchoWesley - 16 个点赞 👍
衷心祝愿各位网友,
——永远不会吃到过期食品,变质食品,不安全食品;
——永远不会被拖欠工资,也不会被晚发,迟发工资;
——办事永远不需要找关系走后门,永远有流程,制度保障;
——捐款哪怕是只有一毛钱,也能够清楚的得知去向;
——教育公平,永远不会被老师摸家底,也不会被分为普通班,重点班,高级班。
——遇事不需要信访,也不需要信访后被列入黑名单,永远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哪怕是错误的;
——你家门口的大街什么时候修,时间多久,花了多少钱你永远知道;
——也希望你能永远可以自由进出任何一个大学校园,永远不会被门卫大爷给拦住;
——永远能够享受法治健全,永久性的社会保障;
……
查看全文>>
鸣铮 - 13 个点赞 👍
为什么香港人在美国没有优越感,在日本没有有缘感,在欧洲没有优越感,在世界上别的任何地方都没有优越感,偏偏在你内地就有优越感?
因为别的任何地方的人都不会给香港人高于本地人的特权啊。(笑)
查看全文>>
世界树 - 12 个点赞 👍
别说香港了,有钱的地方都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
我江西人从小在诸暨长大的
现在在杭州工作别人问我哪里人我基本都说是诸暨人,虽然有些杭州人看不起诸暨人但这个身份比江西人的身份好用多了
查看全文>>
撒嘻卟哩嗒呐 - 10 个点赞 👍
优越感北京上海也有,“通天纹”,“臭外地的,来我们大城市见世面了”。但内地的地域歧视一般是老登,会被人认为是没素质。而香港的甴曱,年轻人居多,拍歧视内地的视频,很多人点赞,至于香港服务业态度不好,那是对本地人也态度差
查看全文>>
齐德龙东墙9527 - 8 个点赞 👍
香港人有优越感正常,国内那些落后省的省会城市都有看不起其他地市的现象,更别说香港无论是科技,政策还是经济都吊打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香港人躺着进名校,甚至国内人家都看不上,因为人家已经接轨国际了,连墙都没有,大陆人呢?除了北京上海这些地方,其他地方的学生累死累活能上个一本都算不错了,而且毕业还不一定找到好工作,天天接受的信息都是媒体筛选过的,翻个墙都是犯罪
查看全文>>
山外青山 - 4 个点赞 👍
最近很火的何伯何太知道吧。
明眼人都知道,何太是为了钱嫁给何伯的。
21世纪20年代了,这种几十年前就流行的大陆女人为钱嫁香港七十多岁老头的故事依然在上演。
你觉得香港人怎么会不优越?
查看全文>>
Carlos - 4 个点赞 👍
只有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才会觉得别人不应该这么高,那么那些认为香港人有优越感的人的优越感又从何而来?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
香港七十年代 北京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老百姓 查看全文>>
陌言 - 3 个点赞 👍
香港来内地容易 还是 内地去香港方便?
我总不能吃糠咽菜嘴里喊着艰苦奋斗光荣吧
查看全文>>
渐行渐远 - 2 个点赞 👍
1.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HK富得早,富得多。
在七八十年代,HK就是全中国最富裕的城市,大哥带小弟般的带着珠三角发展经济。
即使在今天,大陆已经获得了长久的发展,富裕程度大大提高,也还远没有追上HK。
中国大陆最富裕的城市,上海人均GDP是不到3w美元。而HK的人均GDP约5w美元。
上海都如此,内陆其它富硒省份自不必多说了。
未来如果有一天,整个广东省的人均GDP能齐平HK,想必HK对中国大陆也就没有“优越”的资本了。
2.文化因素。
HK人不读马列,迷信资本主义,迷信“自由民主”,没有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认识。
他们错误的以为“HK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比大陆的人民民主专政要先进、进步、开放些。
当然,HK的这种认识是彻彻底底的谬误,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学习。
不过2019年“反送中”事件后,HK同胞就能逐渐享受到人民民主专政的福报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长此以往,想必HK以后能一改对“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错误认识,弃暗投明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对齐颗粒度
查看全文>>
问鸥 - 2 个点赞 👍
清代,旗人可以通过科考进入仕途。
除了和民人(汉人)一起参加乡试、会试、殿试之外,还设置翻译科,通过翻译满蒙汉文获得进士出身。
以顺治朝为例,汉军和民人除了童试阶段一致,其余乡试会试也和民人一样分为三场,但汉军卷题数略减,后续才与民人又一致;但满蒙参加,题数不光少,且不分场,直接翻译汉文一篇,如果不通汉文,就用满文作二篇。
旗人也可以通过笔帖式、拜唐阿等形式进行仕途升迁,这都是专门为旗人设立的官职。
到朝廷里,官职有满缺和汉缺,但旗人可以补汉缺,汉人不能补满缺。
到地方驻防,乾隆朝后汉军出旗。保留汉军的驻防地新设立的官职甲额有满洲汉军之分,比如广州驻防,汉军人口大于满洲,但宁可满缺没人顶补,也不能有汉军来替。宁愿设置无米养育兵和养育兵以减少闲散,也不让汉军来沾满洲的福利。
我想在清代,旗人尤其是满蒙旗人,是有优越感的…
查看全文>>
小令 - 1 个点赞 👍
香港人均身价高
比如:资产两千万,一张嘴➕一条舌头估值1999万。不相信找个睡路边的大爷问问
查看全文>>
苍山原木 - 1 个点赞 👍
香港赚钱深圳花,一块更比三块强
美国赚钱大陆花,一块更比六块强
大陆赚钱非洲花,一块更比十块强
我们面对非洲,不也有优越感么~
都是钱闹的
查看全文>>
老王 - 1 个点赞 👍
中晚清时期的清朝人的优越感时怎么形成的?
祖上曾经是风口的猪,吃干了红利,现在固步自封
其实现在看hker应该待点同情
查看全文>>
阑尾炎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十又名 - 1 个点赞 👍
现在不是跟咱们一样了么?哪来的优越感,哈哈哈哈哈哈
查看全文>>
Black cat - 1 个点赞 👍
自由。不歧视35岁以上找工作,我就觉得很羡慕。唉
查看全文>>
Anastasia - 0 个点赞 👍
没办法,他们在大陆确实高人一等
查看全文>>
quasarNe - 0 个点赞 👍
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查看全文>>
故剑情深 - 0 个点赞 👍
因为我们之前很穷
香港很富
我们的流行文化啥的都香港传过来的
然后我们现在强大富有了
那边相对于我们已经不是100VS 1的差距
而是100V95的差距
但那边一时半会改变不了
所以会有优越感
再者香港那么高的生活成本,能在香港工作生活定居的,确实有优越感的资本
在国内一月2万,有几个人中午会吃六七十一碗的面 喝三四十一杯的咖啡?
一方面消费观念问题,
另一方面收入问题吧
查看全文>>
全球第一屌丝 - 0 个点赞 👍
确实不太理解
连米兰都不如的……
查看全文>>
lczy - 0 个点赞 👍
怎么这么多媚黑的女人,非洲都有优越感。
查看全文>>
于德芳 - 0 个点赞 👍
参考上海人的优越感怎么形成的,北京人的优越感怎么形成的,还用说嘛?
有钱就是爷。
查看全文>>
sdzhswt - 0 个点赞 👍
经济啊…停留在多年以前hk经济和ml经济的对比。绝大部分“地域优越感”和“地域歧视”都是基于经济…
查看全文>>
Immanuel333 - 2365 个点赞 👍
小时候很喜欢生吃西红柿,味道浓郁,汁水丰盈,就跟吃水果一样。
长大成人后,偶尔也买西红柿生吃,再也没有小时候的味道,味道寡淡,也没啥汁水,实在不好下咽。一度以为人老了,味觉退化,又或者是因为小时候没吃过好东西,吃啥都香。直到有一次同事分享供港番茄,妈的,还是记忆里那个味道。
这才知道,香港人他妈的是真的比大陆人优越
发布于 2023-07-26 10:21・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说个图 - 23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猫不爱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