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个人的看法。
目前大家担心的所谓地方债务危机,我认为反而不是大问题。
债务可以置换,可以展期,解决的方式有很多。总之,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这都不是问题。
而真正的大问题是根源性的。
第一:在房地产秘不发丧后,缺少支柱性产业;需要找到下一个或几个支柱性产业。
但目前看,很难。
房地产池子太大,很难有相同量级的替代品。
我们走的实际上是地租经济,垄断的官僚、资本,可以快速收割、获利,所以在我们这里房地产是呈现出金融属性的。
目前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行业能够有这么大的池子,还具有金融属性。
第二:产业升级迟滞,部分低端产业链转移,而以高科技为代表的高端产业链被制裁,呈现两头挤的困境。
这里阐述一下对产业升级的不同观点:我们简中互联网上一直充斥着我们产业很强很牛逼,已经是什么最全的产业链、打得欧美日韩不要不要的,等等……好像已经提前实现了中国制造2025的愿景似的。
但据我了解到的不太全面的情况,我们确实具备了全面的产业链,但是我们部分的设备、产品的品质、质量与欧美日韩相比有较大差距。
我们的尖端技术缺失。
而我们国内创新不足,我们不缺人才,但缺少创新的机制和环境。一旦脱钩断链,科技的竞争上我们恐怕不是欧美日的对手。
以上两个问题,造成我们对未来的悲观预期。
不过,这样的场景,我们建国的时候遇见过,甚至还更恶劣。
但那个时候众志成城,创造了无数奇迹……
那个时代是有人心的,但到了现在人心恐怕已经散了。
这里出现了第三个问题:矛盾的变化;我们学思想政治的时候,说的是当前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但现实世界里,我们的社会矛盾是否已经发生了改变?阶级矛盾是否重新占据了高地呢?
财富严重分化、失业率高企、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
所以你看吧,我们面临着什么?
在改开后高速发展了40年,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总结。
总结理论,总结不足,把正确的保持下去,错误的要纠错。
现在其实已经到了这个阶段。
这是道路的选择,道路的问题!不仅仅只是经济,更关系到政治!
如果官僚、资本已经结合,并形成垄断,那么我们就会走老路,会像苏修。
如果权力得到抑制,资本正常流转,我们将继续发展,向着共产主义前进。
但十分可惜的是,在人民共和国里,在这种重大抉择中,人民没有任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