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出现,本质上意味着有的大厂走错路了。
看到有人吐槽拼多多,也来谈谈个人想法吧。
拼多多的起家其实就是抓住了京东淘宝这些平台遗忘的社会责任。
为什么京东的快递可以做大做强,其他几家公司只能联合保命,因为京东对自家快递人负责。
当淘宝与京东上市后,选择阳春白雪做高大上,而遗忘了6亿月收入不过千的下里巴人后。市场地位慢慢滑落也不足为怪。
阿里淘宝这家公司,上市后逐渐贪图安逸,享受富贵。失去了进取心,也失去了社会责任感。放任阿里的淘宝做大做强,是希望它带动乡镇企业服务三农,也就是做好下沉市场的升华。而阿里上市后是什么操作?疯狂推广天猫,做消费升级,搞蚂蚁金服,掏空年轻人的钱包。要知道阿里的股东多数可都是美元资本,帮富人赚中国穷人的钱给外国人花?
有位博主针对这个现象在2018年就有过预言,中国不需要鱼肉乡里的企业,需要的是鱼肉海外反哺乡里的企业。阿里近10年的操作几乎就是鱼肉中国,反哺海外股东。美国的亚马逊可是疯狂在海外市场赚美刀。
拼多多就是第二个被扶持起来的阿里,只要拼多多继续做好下沉市场,它就能一直超越阿里。淘宝如果仍然觉得自己高贵,继续整它的天猫,只会死的更惨。最多留下个阿里云作为存在过的证明。
另外补充说明一件事,像支付这块,普及到下沉市场的三四五线人民的软件,可是微信支付哦。为什么支付宝做不好下沉市场?
因为阿里人已经忘了自己的初衷——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打开支付宝,处处充满了只有年轻人看得懂的功能,对中老年人极其不友好。在中国,三五线城市下的乡村人口,不识字或识字少的中老年妇女可还有一大票人呢。
本人在三线城市,每天早上的菜市场,各个摊位上总会同时提供支付宝/微信收款码,但此起彼伏的语音播报声,几乎都是「微信收款xxx元」。
做消费贷,得罪了年轻人,做高端购物,得罪了中低收入人,做支付,做不好中老年人服务。阿里怎么了?在我看来,中国多数互联网企业的高峰,就是上市。上市后逐步失去了曾经的管理理念。好自为之吧。
12.14更新.
有些朋友对平台企业真是一窍不通啊。
就业的带动看得是上下游产业链整体,电商平台最大的资本是平台的商家与用户。平台本身的员工,都是可替代品,成为了时代选中的高端螺丝钉罢了。
千千万的商家与海量的消费者,才是电商平台的存在意义。几十万的员工就业跟千万商家比重要吗?
如果哪天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100人的企业服务了一千万的商户,上亿的用户。难道这家百人企业比不过传统领域一百万人就业的公司?
或者,想想为什么汽车行业是诸多国家的支柱工业?车企创造的就业,仅仅是车企本身的员工数量吗?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销售渠道的就业等等各方面,数倍,百倍于员工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