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就业很难解决。1是青年人每年接近2000万进入市场。这可是接近澳大利亚的人口,每年都有这么多,直到16年后才有缓解。2是青年人一半接受过高等教育,完全无法学以致用,高端岗位没有那么多,低端岗位让大学生来做浪费读书那么多。3是目前国际订单下降,叠加外资撤退,社会总体就业困难,很多公司宁愿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也不想培养新人增加费用。国家要帮扶这些青年人很有难度。4 因为社会总体负债严重,民众度过3年疫情很多口袋都是空的,根本不敢消费,CPI,PPI3个月连续进入通缩区间。社会消费不足,生产就没有积极性,自然无法扩大生产招收新人。
大量人找不到工作这就是工程师红利,人口红利,大量的本科,硕士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都是肉食者轻飘飘的一句话,而对于普通毕业大学生,研究生而言,都是家庭的灾难。他们读了16年,19年书,出来没有任何关系和人脉,并非他们没有能力,任何人的能力都是训练出来的,没有天生的。他们没有关系和人脉,可能最初的职场对他们而言还稍微复杂,但是稍微培训都是上岗的好手。对于没有学历的年轻人而言,只能进厂打螺丝,更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帮扶年轻人进厂打螺丝?
任何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和农业因为规模化生产,机器化生产,需要的人会越来越少,何况现在还有智能化AI助力,需要的产业工人会越来越少。大力发展服务业才是重中之重,任何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多要到全民70%以上,很多人认为是他们产业空心化,实际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工业农业产出的GDP需要服务业才能更广泛的进行社会财富分配,而我国服务业占比才50%,大量人口没有利用起来,在工程师红利,人口红利的认知下,这些人的劳动力创造力被消磨掉了。
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服务业占比低于70%的发达国家,要改变青年就业,首先要发展的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底端制造业看起来吸纳就业人口,但是会造成底端制造业本身的价格竞争,被迫压低工价,今天已经发生了这种事情。而服务业要发展起来,必然需要足够的社会福利兜底,必须尽可能的减小贫富差距,人们手里有钱才敢消费各种服务,如此就有个逻辑存在,要解决失业率,首先要发展服务业,而发展服务业的前提是减小贫富差距,然百姓手里有钱。否则,任何帮扶都是救助性的洒点水,明年还有这么多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你咋办?比如之前的教育培训市场,确实扭曲了部分教育资源,没钱的家长无法给儿女更多的课外培养,但是一股脑全切掉,断了上百万人的就业市场,教培行业就是服务业!
这些年中国底层还能生活,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外卖,快递,滴滴等底端就业。这些新兴服务业容纳了海量的就业人口,甚至比基建和建筑行业容纳的就业人口都多。这种服务业创新是对中国巨量劳动力人口舒缓就业的最好帮助。也维护了国家的繁荣稳定。让更多失业的人有了一条勉强吃饱饭的出路。所谓创新,并非只有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更包括服务业创新。让中国的服务业真正强大起来,才是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必然标准。否则人均达到了发达国家标准,但是整个社会因为缺乏财富分配手段,贫富差距极大,服务业不发达,大量人口无法就业。那有何用?美团是满足了懒人的需求,快递抹平了中间商的巨大利润,滴滴打破了出租车公司的顶灯红利。那么如果要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人口,无非就是打破现有的各种高利润垄断,满足更多人的合理需求。
看起来只是青年失业率超过20%,实际上除了青年失业率高,普通打工人失业率也极高。5.2%的失业率因为统计口径的问题,对社会现状的展示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同样要挽救中国的就业市场,首要做的就是压制贫富差距和降低居民部门的负债压力。这两点看起来没有足够强的联动关系,实际是息息相关的。贫富差距过大,富人不消费足够的商品,而穷人想消费却没钱,有效需求根本不足。工厂也好,服务业也好,因为需求不提振,自然无法发展,只能裁员度过寒冬,间接加大了失业率的高企。其次是降低中国居民部门的负债压力,直接债务冲销是不可能的,但是降低贷款利率,让房贷卡贷的利息还款减少是必然可行的。连续降息刻不容缓!
压制贫富差距,让财产税,遗产税进入日程,其次是国家调动资源,让全民有福利兜底,最明显有效的办法就是暂时少许全民发钱,全民发钱不是长久之计,但是对于摆脱目前通缩趋势,是有足够强的办法的,一个月人均发个500元,对于富人来说连一杯酒都不够,但是对于穷人来说可能维持下就能当半个月的吃饭钱。全面发展服务业,同时短期发钱改变通缩局面,才是解决失业率高的唯一正确办法。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最根本的办法。2000年前就有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这个是中国智慧的真正总结。今天大量的贷款出现,大量的货币创造出来,却出现失业明显,通缩明显的局面。有人认为发钱是很天真的想法,美国疫情期间全民每个月发1500美元,立即让通胀起来了,全民发钱是解决通缩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中国当然不用美国那样人均1500美元每月,短期一个月发500人民币就能起到很强的扭转通缩作用。如果任由通缩发展下去,那么会大量的商家,工厂,公司倒闭,可能比疫情期间严重很多。这些商家,工厂,公司卡很多都是负债在苦苦维持,处于生死边缘。现在就该动手了,不能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