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群人啊,还是老毛病,什么都能想明白,什么都不去了解。
还追不上……
所以你了解过近三年中国的民用航天的发展么?
你告诉我说现在:
所以两种完全不同的研发思维就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有研发体系都不可能和SpaceX比效率,包括NASA,这玩意儿纯粹就是在技术成熟到一定程度后,直接将前沿科技变成了工业产品之后的效率怪物,摒弃一切可能阻碍效率的环节,疯狂追求效率,追逐垄断利润。
即便其他国家明白过来也不可能追赶了,中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哪个国家的航空航天体系不是安全第一?养了一大堆功勋卓著的前辈?一大堆条条框框捆着后来人?几万人,几十万人指着拨款发工资?动他们的利益?他们会先把你给剁了。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这一大票正在发射火箭,研究可回收火箭技术的企业是什么?还是说我们处于不同的世界线,你的那个世界线里面,中国所有的航天研发依旧依赖研究所们,没有一家民营航天公司?
还不可能追赶了,啧啧啧……
所以合着今年发射的天龙二号,朱雀二号,2019年发射的双曲线一号,今年10月即将发射的双曲线二号,都对你是异世界咯?
还是那句话,中国的技术变革就是一年一个台阶,中国的工业扩张也是一年一个相貌,你如果对于航天还是以五年前的视角来看待的话,那么结果就是自然没办法想象五年后现在中国航天的发展。
说个极端点的:明年的天龙三号一旦发射成功,并且在2025年实现可回收,那么将会是猎鹰九号的极为强力的竞争者。
所以,没办法追赶?
该不会你们真觉得就你们看懂了民营航天的市场潜力吧?就你们看懂了民营航天的优势和好处吧?还真觉得众人皆醉你独醒是吧?
现实是不仅仅中国有在追赶的民营航天企业,而且不止一家,更关键的是这些企业几乎在走所有可以走的技术路线,几乎每一条技术路线上都有至少一家中国的民营航天。
因此,不存在任何没办法追赶的情况。
新能源中国能后来者居上,自动驾驶中国能后来者居上,你都说了,空X给航天去魅了,那么去魅的航天,为什么中国企业就不能后来者追上呢?
总不可能,这里面还有魅吧。
发布于 2023-10-21 02:03・IP 属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