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60个

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淄博经验」,淄博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可以被复制吗?其他城市能从其成功经验中学到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419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淄博经验完全不可复制,任何对淄博经验的跟风式复制必然导致重复建设,过剩投资和同质化竞争,属于销毁社会财富,制造沉没成本的行为。

淄博能把旅游搞好,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擅长把旅游搞好,这听上去很矛盾,你且听我把话说完。

烧烤不是什么具有稀缺性,独一性和排他性的消费资源,淄博烧烤出名,仅仅只是因为不缺斤短两,诚信经营,经营合规而已。

而淄博烧烤之所以不缺斤短两,诚信经营,是因为淄博并非传统旅游城市,原始客流量并不大,烧烤餐饮的主要预期消费市场是当地居民,回头客是主要现金流来源,要做回头客生意,不缺斤短两,诚信经营是基本门槛,你要是不符合这条门槛,自然会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次五一假期,外地游客只不过是享受到了当地回头客的待遇而已。

至于经营合规,那就更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情了,在中国的很多城市,特别是某些旅游城市和中心城市,以明火烧烤为代表的街头餐饮是被严酷禁止的违规行为,你敢搞个明火烧烤,从卫生到消防再到市容市貌文明城市的该管部门都会立即上门来对你进行贴心的管一管服务,可以说在这些地方,烧烤这一行业本身就不合法,以至于衍生出了某些地方的烧烤都是油炸串的奇怪现象,创文创城更是如同蝗虫过境,沿途寸草不生,流官们在这一过程中吸饱了政绩就跑,根本不在乎当地产业的死活。

有人说,一个地方要搞好旅游业,只需要严刑峻法,狠抓市场秩序,按照“谁砸我们的锅,我们就砸谁的碗”的原则,对破坏市场秩序行为重拳出击即可。

这话就说的见外了,中国的旅游产业不早就已经做到这一点了吗?

只要有游客对当地旅游服务不满,并且通过社交媒体或者其它方式将自己的遭遇广而告之,马上会被判定扰乱当地市场秩序,会被当地旅游产业和有关部门组成的既得利益团伙群起攻之,跨平台全网删帖只是基础中的基础,水军通稿走量淹人更是常规操作,电话直接打到你家,用半商量半威胁的语气让你赔礼道歉消除影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会出现侵权方走法律途径起诉受害者,逼迫受害者妥协的魔幻戏码。

至于什么客栈房东半夜敲门临时涨价,大巴开到半路上不消费就赶人,导游对拒绝强制消费的游客拳打脚踢,买旅游商品不到指标就破口大骂,高价买假珠宝,不明码标价等你消费完了再给你一个天价数字,充斥着义乌小商品的风情街,被侵权了不敢投诉,敢投诉就想法子整你,黑白两道一应俱全,官商一体,兵匪一家,这些我都懒得说了。

这岂止是严刑峻法,这简直是窃一钩而诛了。

对于各大旅游热点地区的既得利益团伙来说,什么是市场秩序?你到我这里来,乖乖掏出自己包里的每一个子,踏踏实实把脖子洗干净了挨宰,这就叫市场秩序,你要是敢反抗,敢不满,敢让其他人知道你挨宰了,那就是破坏市场秩序,那就是砸了他们的锅,他们肯定要砸了你的碗。

其实这也非常好理解,因为对于当地旅游相关部门来说,你,只不过是一个过路客,下次还会不会来消费且两说,而当地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则是当地的利税大户,双方的关系很多时候甚至是亲朋之上,裙带未满,每天晚上酒酣耳热,推杯换盏的关系,谁是基本盘,谁是自己人,不言而喻一目了然,你和旅游产业从业人员发生冲突了,他们会帮谁,你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

你说,他们就不怕这么做砸了招牌吗?你放心,不会的,他们每年数以亿计的宣发费用你以为是白花的?前面我就说过了,你要是敢在任何公开渠道说当地的不是,他们能有一万种办法抹除或者淹没你的声音,然后用更多的文旅宣发营造出当地平静祥和,岁月静好,适合出行的假象,中国人口那么多,过路客永远宰不完,就算终有宰完的一天,现有存量也足够他们宰到完成原始积累,然后进入资本市场去当光鲜体面的人上人,至于之后怎么办,当地的一地鸡毛如何收拾?我死之后,哪儿管它洪水滔天?

所以说,认为旅游业要搞好,只需要严刑峻法即可,这话可真是太见外了,中国的旅游业早就已经实现了供给侧对需求侧全方位无死角的严刑峻法了,而且旅游业确实搞的很好嘛,你看产值不是唰唰唰的往上涨,利润不是噌噌噌的往上翻,还养活了从珠宝造假到铺面转包,从死海鲜出售到导游大巴在内的超长产业链,让无数从业人员实现了充分就业。

这种行业情况,哪儿能说旅游业不好?很好,好得很。

淄博这次能出名,最真实也最悲哀的原因就在于,淄博不是传统旅游城市,当地服务业和相关部门对旅游产业这口臭气熏天的酱缸接触的不多,还没有被它同化,被它污染,被它腐蚀,他们很刻板的按照“把产品和服务做好”的观念来做事情,于是在一片污泥浊水之中变成了一片净土,这种净土让一种本不稀缺的服务资源——烧烤,变的稀缺了起来。

因为不擅长搞旅游,所以搞好了旅游,这是整件事情中最令人悲哀的部分。

我对淄博旅游的未来是悲观的,因为作为旅游目的地大省的居民,我目之所及没有多少鲇鱼效应,只有日复一日的劣币驱逐良币,我见过太多一方净土在酱缸的浸泡下变成烂泥塘的故事。

每次一听到他们说XX宰外地游客,我就想笑,说的好像本地人不挨宰一样。

所以千万不要跟我说什么加强管理,严刑峻法之类的话,那是外行人才说的话,因为每次一说要整顿旅游市场,要加强管理,完了,那必然意味着刀更快了,负面消息消失的更快了,既得利益团伙很早很早就引入神经网络和反向传播算法来寻找负面消息,然后进行针对性公关了,他们对先进生产力的热忱唯独在这方面才会如此积极。

我现在最怕的就是这次淄博旅游火了之后,当地开始深度接触旅游产业链,然后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

所以,要想让淄博旅游维持的更长久一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立即停止对淄博旅游无休止的炒作,让热度尽快过去,停止对当地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为了拯救它,不要让它出名,让它销声匿迹,让它在黑暗森林中寂静无声,这是唯一的办法。

有人问,我们能做些什么?

办法还是有的,别忘了,那些污泥浊水再怎么强大,有一样东西,他们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抵御的,那便是战无不胜的价值规律。

旅游季到来时,不要出门,电脑一开,游戏动漫电视剧综艺节目社交媒体,这些还不够你玩的吗?游戏里的景色不比那些烂经典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让那些所谓的旅游热点凉下去,让它们不良资产的本来面目暴露出来,让它们破产出清。

今年就很有这种趋势了,某些地方的烧烤看见淄博烧烤火了之后申请出战,然后被当地人乱棍打回,某些地方因为常年宰客,名声搞臭了,节假日大街上连鬼都见不着几个,一片萧条冷清,逼得当地既得利益团伙拼命自证清白,甚至搞直播找群众演员来证明“依然很火”“客流量很大”。

你看,这不就出效果了吗?

打开门出去旅游全是问题,关上门打开游戏全是办法。

如果实在憋不住想要出去玩,那要么去非热点地区,要么有信得过的当地人带路,要么去日本。

日本当年也经历过我们这个时代,他们的旅游产业同样经历过从癫狂到毁灭,最后只剩下满地灰烬的过程,所以现在剩下的大部分是野火燎原后幸存下来的部分,他们已经被价值规律狠狠的犁过一遍,所以现在还能挣扎着活下去的,都是物有所值的。

我们只是时机未到而已。

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发布于 2023-05-07 17:20・IP 属地云南
托卡马克之冠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