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不可取的。
语言是有力量的!语言会伤人于无形,会让孩子害怕和父母说话。

人不仅需要物质的富足,更需要语言、精神上的富足!想一想,你在给予孩子吃穿用的时候,对孩子说:
“你吃我的用我的,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我。”
“只知道问我要钱!”
“你算算,我为你花了多少钱?”
“家里什么活都是我干的,我水果都送到你手上,你还想怎么样?”

有些父母,明明是出于爱的目的,给孩子买好吃的,自己舍不得穿好衣服,却给孩子买贵的衣服,买完东西后,心里又不平衡。于是对孩子抱怨:
“为了让你吃好一点,穿好一点,我们家生活质量都下降了。”
每次孩子得到点好处,父母必须要让孩子愧疚一会儿,这种带愧疚感的得到,会在孩子心理上变成负担,做出的反应就是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或者有正常的需求,都不敢跟父母说。
当父母给予的爱,给予的付出,让孩子背上愧疚的枷锁,这种爱对孩子来说过于沉重。
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无限他责或无限自责。
前者学父母的样子,犯错误以后,什么责任都往别人的身上推;后者则相反,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父母,稍微大点的正常开支,都不好意思向父母开口,觉得亏欠了父母什么,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比如你为了孩子全职在家,那是因为你生了他,这是你的选择,和孩子无关,你要为你的选择付出责任。
你并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问他是不是愿意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你的孩子,所以,一切所有的“我是为了你…才…”这样的说辞,都是对孩子的道德绑架,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毫无益处。
家庭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担当和责任,让孩子觉得,父母努力让孩子过得更好是一种担当精神。父母不抱怨,不推诿自己的责任,孩子才可能健康成长。
编辑于 2023-04-15 16:27・IP 属地浙江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