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中国这个体量,不得不考虑人类需求的总天花板。
很多小国达到一万美金时,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因为人类中高端产业就对于他们来说足够大,天花板可以忽略不计。譬如韩国,成为一万美金经济体时,三星还没有发力。还有足够空间成长。
但中国成为一万美金经济体时,已经生产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手机汽车电脑家电高铁钢铁机械化工.... 这些比例都远超人口占比。而世界的总需求能是多少?
就说现在最受关注的芯片,去年进口3万亿rmb芯片。进口是GDP的净减项。设想一下,如果中国彻底拿下芯片产业,这些芯片都不用进口,郑州富士康从出口的苹果到内销的小米都是用国产芯片,这种产业升级成就,总不能说中国掉到中等收入陷阱里了吧?
但其实,就算咱们能全部自产这些芯片,完全不需要进口,也只能让人均GDP提高2%。
类似的,波音2022年销售额700亿美金。我们假设:中国产业升级,商飞大获成功,销售额也达到700亿美金,且全部上游供应商都是国产的(波音也做不到),有这种产业升级成就,总该不在中等收入陷阱里了吧?但700亿美金,只能让中国人均GDP涨0.5%。
所以你要光看人均GDP数字,中国即使在芯片和大飞机上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也还在“陷阱”里。
理解中国规模的意义了吧?
中国的体量,靠世界存量GDP的转移,很难成为发达国家。
去年全球GDP 100万亿美元。这个存量GDP,就算中国能抢占50%——这已经是空前只怕也绝后了——达到50万亿美元,即使这样中国的人均GDP也才3.56万美元,和今天意大利相当。
所以,中国想打开自己人均GDP的天花板(归根结底还是GDP总量的天花板),靠世界存量GDP是不够的,要多去抢增量。
增量在哪里?一带一路+印度。
编辑于 2023-04-30 17:26・IP 属地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