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万部老人机被远程控制,每月莫名扣费,老人机为什么不安全了?还有哪些针对老人的「智能」陷阱?
据中国之声报道,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老人机”功能简单,不能上网购物、玩游戏,只能打电话、收短信,使用起来也相对安全。果真如此吗?近期,江苏常州检察机关披露一起...
- 72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这是集体诉讼制度缺失的表现。
如果有集体诉讼制度,起诉电信,联通,移动三家公司,让他们大出血,看他们还敢不敢割韭菜。
还是那句话,一切问题都是体制问题。
大部分普通人是盲从的,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止精英作恶?
那就是让一部分人能够从保障其他人权益的活动中获利。
这就是集体诉讼制度。
一部分想赚这部分钱的律师,对通信公司,食品公司提起公诉,任何被通信公司,被食品安全危害的普通人都得到补偿。
而这部分律师也将得到等比例的金钱。
中国人从来没有什么问题,一切都是制度的问题。
道德是制度的衍生品。
中国人没有任何问题。
新加坡,台湾也是华人。
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迫使人的道德水平变低的。
编辑于 2024-12-10 22:24・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momo - 265 个点赞 👍
前题
足足 98 万部老年机都陷进了这黑心“扣费陷阱”,涉案金额565多万元。老人们辛苦攒下的养老钱,就这么稀里糊涂打了水漂,想想都让人心疼。
我就拿我前几年自己的事情来先说一下吧!
第一、啥都是三大运营商的时候?骗子注册一个服务公司,在运营商那买商品.老年机自动订阅.然后运营商如何分辨是用户自行购买还是被远程订阅?发的订阅代码都一样.非要变成订阅任何东西都要去营业厅才开心?然后又说麻烦?自己别贪小便宜买那种小厂家老年机比什么都强。
别说手机了,就是固定电话,也时不时得给开个从来没用过的功能,还默默的扣着费用,没去查话费清单根本不会发现的。
查看全文>>
百川汇海 - 36 个点赞 👍
看了一下内容,妥妥又是新闻学魅力(甚至nfwx)时刻了。
整个犯罪的关键,不是代码,不是漏洞,不是远程控制,也不是老人机。而是手机公司有内鬼。
手机公司想搞用户,不是手拿把掐?
但是本新闻妙就妙在,手机公司的问题一带而过,反而聚焦在这个代理商小卡拉米上。500多的犯罪额,小卡拉米分多少?内鬼分多少?手机公司自身承担多少?
再回忆一下原文:
通过熊某将增值服务代码写入老人机的主板中。
既然是通过,怎么后面熊某被起诉了?既然是合谋,你写什么【通过】
就这么说吧,如果某天小米内置了一个恶意扣费软件,是不是抓这个恶意软件的负责人就行了?
查看全文>>
雨声敲敲 - 24 个点赞 👍
因为运营商本身就是骗子,一接电话被改套餐是大概率。
所以别说老人,年轻人都防不住
到底还是三大运营商垄断了,我前几天移动退一个破宽带,告诉我不能马上办理?而且等三个月加上接到他们回电才可以取消成功,移动一生黑。
查看全文>>
越来越甜 - 16 个点赞 👍
我挺纳闷的。按理说,这些功能机仅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连微信都下载不了,更不能绑定银行卡,也无法使用支付功能。
那骗子是如何通过手机扣钱的呢?因为这些手机连基础的支付功能都没有,无法绑定银行卡,也没有“手机钱包”,骗子从是怎么通过这种古董手机骗到钱的?
你要说是以扣话费的方式来实施诈骗,那除了三大运营商,还有哪些公司能把话费转化为金钱收益?
如果说,是骗子在运营商处购买产品,再打包成什么彩铃、天气预告、来电显示之类的业务,通过发送链接、拨打电话等方式引诱老人点击开通,然后每个月从话费里扣钱。但是话费毕竟是充到运营商的手里,骗子又是如何从运营商手里拿到那一笔诈骗的金额?
因为话费不像银行卡里的钱,你可以随时把银行卡里的钱提出来用,但你无法把话费提出来使用,因为话费是属于“虚拟资产”。
而且话费是充值到一个固定的电话号码上面,等同于说,运营商帮你管理着电话号码,你每个月按时给运营商缴费。那在这个诈骗环节当中,运营商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是监管不利,还是同流合污?
查看全文>>
小佳碧玉 - 10 个点赞 👍
这话说的,老人机就从来没安全过,针对老人使用手机的骗局也从来没停息过。
早在按键机时代,华北地区就有骗子到农村,让人们拨打电话送白菜或者鸡蛋之类,在老人诱捕器面前,没几个老人能顶得住诱惑。但其实套路很简单,就是一些套取话费的骗局。
而这招可不只是骗子用,通信商的营业厅的这种方式不仅存在于按键机时代,智能机时代也还有,就是打过来电话,让老人和大学生这俩群体进行所谓的升级,或者说有什么优惠,却模糊掉次月恢复原价。如果是有社会经验的年轻人肯定知道怎么投诉,但老人大学生不懂,错过了补救的黄金阶段。
而到了智能机时代,随着个人隐私的进一步泄露,老人机的不安全体现更明显了,大数据广告推送,大数据视频推送,甚至我怀疑当一个垃圾app发现使用者可能是老人的时候,其他app也会加大广告投放力度——我在使用我奶奶手机的一次过程里,发现弹窗明显比我的安卓手机多。
至于视频推送,就更离谱了,这里点名某下沉市场短视频平台,各位家里有老人而且频繁刷短视频的人可以关注一下,老人的手机里打开某短视频app,其中充斥着
查看全文>>
谷雨 - 6 个点赞 👍
我猜扣钱的订阅八成是咪咕游戏
咪咕是移动旗下的泛娱乐集团,大部分内容都免费,外面的小说、音乐,在这个app里都免费。
但里面的游戏是收费的,这就有漏洞方便了洗钱,借用移动母公司之便,几个指令就能划走你的话费。
三十岁往上的人都知道,以前短信订阅野蛮生长的时候也这样,回复个td都能扣钱,后来被国家大手斩断,现在咪咕游戏就是新的漏洞。
说来说去,最大的不合理是:预存话费能代替人民币进行消费。一家公司的预存金,非要抢在线支付的活。
以前那是移动渠道权力大,什么短信投票,软色情小姐姐在线聊天,现在遍地开花的支付拍照,支付宝微信不香吗?话费的作用,该让它回归原有的地位了。
就不能专款专用吗?
查看全文>>
领证 - 6 个点赞 👍
还需要不法分子?
运营商骗老年人开套餐也不是新闻了吧。
以前还有银行骗老人买保险呢,俺娘的闺蜜去中国银行存钱,被忽悠买了保险,还好她和俺娘提了一嘴,在犹豫期内退掉了。俺娘的闺蜜上当的时候还不到五十,只是家境比较好,没吃过苦,属于去菜市场都会被骗的类型。 她之前还在银行买过那种不保本的基金,她一个从没买过理财的人,银行直接推高风险理财给她,然后一年就亏了好几千。
查看全文>>
清江引 - 2 个点赞 👍
因为没有辨别能力,接到推销电话,听不清楚也是“嗯,好的........”就这样,给你开通了不少你不需要地套餐。
推销的套路,我们有时候都辨别不来,别说家里的老人了。还有有的推销的真的是“没良心啊”,明知道老人不需要,还试图说服你,还想赚。
尽管我每次回家都要检查父母的手机是否有流氓APP,检查套餐问题,还每次都告诉家人,陌生的电话不要接。就这样也逃脱不了,有次接到一个电话,说是送手机,让我家人去取,幸亏是要坐大巴,大冬天的冷。要是天气好,说不定就去了。然后记了给电话,打电话给我。让我给说让发快递到家了就好,我明知道又是套路。但是还是拗不过家人,打了个电话,果不其然是某个营业员,位置在市区。我非常地有耐心,语气非常平和地沟通,我非常有耐心的那种,事无巨细的了解了领手机的程序,对方的具体地址,营业时间等。最后就问了一句,是不是要身价花费套餐?回答是需要地,在我耐心地,了解了所有地情况后,告知不需要。对方立马就挂了电话,可能再多说几句,我可能就要好好地问候她了。
你说她不心虚是假的,为什么
查看全文>>
我的恋爱脑 - 1 个点赞 👍
换个华为nova11se 屁事没有 还包售后
查看全文>>
看小舟翻涌 - 1 个点赞 👍
只有开放外国通讯公司来中国办业务,才能把三大运营商整服。
查看全文>>
只知为不知 - 1 个点赞 👍
就挺多的,比如这周二我同事和我说他老爸自己在直播间花699元买了一台号称是“华为”的手机,我一看这价格和名字就不对头——x弛V70ProMax智能手机。
看到这个情况后我就让他退掉(貌似没退),确实是太坑了,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类似像HAUWE这种logo,在好几个平台都是大行其道,别说老年人了,很多年轻人一不留神很可能就没注意到。
花钱买到擦边的假牌子手机可能还只是第一个坑,像这个新闻报道的那样,在里面搞一些订阅服务、盗取个人信息等也是可能会存在的高风险。
查看全文>>
通信监理 - 1 个点赞 👍
可能不是远程控制,就是系统内置木马,收到增值业务的短信验证码后不显示,但会传到指定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后把验证码发给增值业务中心就完成了订阅,而手机用户根本不知道。
在很久以前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当时出现过一种情况,增值业务推销员给你打电话,让你办理某业务,只要你不回答,或者没有明确拒绝,对面就帮你办了。这就是沉默就是默认答应。经常给一些老人打电话,老人没听清楚说什么,推销员表示你不拒绝就是同意了,然后就办理成功。
以为这种沉默就是默认答应办理的逻辑过于逆天,被很多人投诉,闹大了后就不敢那么干了,现在办业务都必须发个验证码,让你把验证码发过去才能办理成功。
但如同开头说的,如果手机有了木马,这个短信验证码人家随便获取。
查看全文>>
thenewlyj - 0 个点赞 👍
老人机被远程控制和每月莫名扣费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 缺乏安全防护措施:一些老人机在出厂时并没有加入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手机容易受到恶意软件或黑客的攻击,进而被远程控制。
2. 缺乏使用和识别能力: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设备时可能不够熟悉和了解其操作方式和功能,难以准确判断是否遇到风险和安全威胁。此外,老年人也很难准确识别出各种恶意信息和行为。
除此之外,针对老人的“智能”陷阱还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假冒网站和欺诈短信:老年人往往更容易相信一些假冒网站和欺诈短信,因为他们对这些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警惕性。这些网站和短信可能会要求他们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等操作,从而造成财产损失。
2. 诈骗电话和推销电话: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老年人的信息获取和信任度高的特点,通过电话进行诈骗或推销。他们可能会以各种理由要求老年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购买某些产品或服务。
3. 过度操作或误操作: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设备时可能会因为过度操作或误操作而造成安全问题。例如,在浏览网页或使用应用时误
查看全文>>
大涵不会财经 - 0 个点赞 👍
骗取老年人钱财的诈骗套路有哪些?一定要转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
查看全文>>
中国电信 - 0 个点赞 👍
这个不是现在才有了,而是十二年前就有了,因为我十二年前就碰到了,联通卡加老年机(那就几百块钱的只能打电话的手机)。。。当时交了一百块钱,过了几天就收到了欠费通知,又缴费100,过几天又欠费。打联通客服问什么情况,但是但是但是这个联通手机号码打联通客服打不进去,一直在排队(起码打了一个小时),后来借个移动号码打联通客服秒通。
最后解释了一下,把最近多扣的钱返回就解决了。。。并且通过联通客服把收发短信功能关闭,完全的关闭那种。
反思一下,这里的操作真的太简单了。只需要用在老年机你设置程序(基本上0成本),销售手机,销售电话卡,移动公司法律上来说都不知情。
当你用老年机后,每个月多扣了钱,因为是老年人,有一定的概率不会发现了。就算发现打客服电话打不通,一直在等待。(没有任何法律、程序问题)就算等你联系到了客服,最好的结果是全部退给你,一般的情况是退最近6个月多扣的钱。
制造手机,销售手机,电话卡,移动公司都是合法并且不知情的。只有明知道是病毒还特意植入病毒的人,才有罪。
使用者多扣了钱,最好的
查看全文>>
半仙儿 - 0 个点赞 👍
十多年前吧,基于联发科方案的山寨机就有这个功能了。
人家会在后台偷偷发短信。
怎么,这么多年了还这样,是收到官方支持的吗?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