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买华为,开始转战小米了?

数码机械臂
88个点赞 👍

说实话,如果不是

的回答也有不少赞,这个问题下的高赞回答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知乎的一贯风格,难道不应该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吗?

前几年华为被断供台积电代工时,不得已退出了大量市场。

当初华为退出的份额中,高端基本是被苹果吃下,中低端则被各家分食,小米也吃到了一波红利。

然而几年过去,小米的销量真的越来越多吗?

小米国内市场份额有多少,大家心里或多或少应该有数吧……


反观华为,自从Mate60系列横空出世,市场份额就以极快的速度飙升。

如果不是种种原因导致Mate60系列长期供应不足,23年四季度华为就能回到国内市场第一。

不过也无所谓了,迟一点就迟一点,反正今年一季度菊厂该登顶还是要登顶。

所以说题目中“越来越多人不买华为转战小米?”,真的是事实么?


这倒也罢了,更令人无语的是这个问题下一堆高赞回答,简直荒谬:

这样的回答能拿足足1400多赞,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华为跟国内乃至全球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难道还少吗?


借着这个机会,我稍微翻了翻菊厂跟高校产学研合作的资料。

结果发现,菊厂跟高校合作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成果积累简直汗牛充栋。

在人才培养方面,菊厂有多个培育计划覆盖全球高校:

从2008年开始,我们发起“未来种子”项目,帮助行业和公共部门的专业人才提升技能,培养领导力,激励高校学生和举办各类竞赛,并在全球各地多个社区提供基本数字技能培训。
自2008年启动“未来种子”项目以来,华为还陆续推出了奖学金、科技竞赛等多种人才教育项目。
2021年7月,华为对这些人才教育项目进行了整合,正式发布“未来种子2.0”计划,帮助行业和公共部门的专业人才提升技能,培养领导力,激励高校学生和举办各类竞赛,并在全球各地多个社区提供基本数字技能培训。
截至2022年底,“未来种子”计划已覆盖150多个国家,受益人数超243万。
……
华为陆续推出沃土云创(高校)计划、鸿蒙百校种子计划、产学育人基地计划和人才发展加速计划等,赞助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竞赛等项目,三年来覆盖370所高校、6000位教师,累计受益学生超过60万人,华为将持续为数字人才培养做贡献。


在ICT产业人才积累方面,菊厂投入同样不是一年两年:

“华为ICT学院”是华为面向全球高校传递前沿ICT技术、培养新型ICT人才的校企合作项目。
截至2022年底,华为已与全球2200多所高校共建华为ICT学院,年平均培养学生超过20万人。

在竞赛组织方面,菊厂同样经验丰富:

华为通过举办华为ICT大赛,为全球大学生提供国际化竞技与交流平台
2022年的第六届华为ICT大赛吸引了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大学生参加。

甚至在教育普惠、重视公平方面,菊厂也同样是不遗余力。

为了提升乡村教师和学生的科技素养,华为携手高校及伙伴,发起“科技小学堂”项目,旨在结合STEAM教育理念、基础教育课程大纲要求及前沿的ICT创新实践与知识,开发成系列化、跨学科、探究式的科技课程,并通过高校志愿者团队、华为退休员工志愿者团队、本校老师协同授课。
截至2022年底,该课程已经在宁夏、江西20所乡村小学落地,2500多名小学教师和学生参与了教学,既提升了乡村教师科技素养,也激发了乡村孩子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菊厂为国内乡村教育投入很多,这倒是没啥意外的。

但说实话,以前我还真不知道:

菊厂居然为教育普惠所做的部分工作,居然是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

华为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lose the Gap等合作伙伴,一起通过创新的ICT技术,努力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4(优质教育)的实现。
我们希望发挥技术力量,通过增加网络覆盖与联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可获取性;传递数字技能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职业发展;支持科技课程开发来提高偏远地区师生的科技素养。
截至2022年底,华为TECH4ALL教育项目已在全球600多所学校落地,逾22万名师生、待业青年及老人从中受益。

在助力高校数字化转型方面,我觉得这个最没得说,完全是菊厂的拿手好戏:

目前,华为已服务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800个教育部委、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在高教领域,全球QS100高校中超过30所学校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伙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菊厂跟国内顶尖高校的产学研结合,结出了累累硕果。

比如EROFS文件系统被安卓13默认采用,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更有意思的是,上述绝大多数内容,引用自华为2022年财报。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2021年~2022年前后应该是菊厂相对最艰难、最风雨飘摇的日子。

但即使是在最艰难的处境,菊厂仍然在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学研结合力度,坚持打光最后一颗子弹。

不得不感叹,这确实是菊厂的风格。


综上,华为与国内高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我认为都是超过小米的。

某些人的回答各种宣泄情绪,捧一踩一:

因为你买小米花的每一分钱里面都有一部分变成了大学里面的教学楼、设备、科研奖金
而你买了爱国机,只会催生更多的996。

如果要进行仿写,我能不能说:

因为你买华为花的每一分钱里面都有一部分变成了大学里面的教学楼、设备、科研奖金。
而你买了屌丝机,只会催生更多的高通芯片和“99亿不知情”

这类“买XXX会变成某国打向我们的子弹”这类极端化、情绪化措辞,有什么实际意义?

既然在知乎讨论,我觉得还是理性、审慎、严谨一些为好。

之前回答我说过,不要当非此即彼的二极管。

小米既没能在下游建设真正意义的高端品牌,也没能在AI、通信、半导体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难以对美国的根本利益形成切实有效的威胁,也就没有遭受美国的直接打击,这确实是事实。

但小米在产业链下游终端的品牌塑造,以及IOT产品的生态链模式,帮助了中国制造成长和提升品牌附加值。

所以小米目前固然达不到菊厂的技术高度,但整体看仍然是我国产业升级的一部分。

暂时不能威胁到美国根本利益,不代表就是买办。

发布于 2024-02-04 18:34・IP 属地天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现实主义理想者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