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个回答

“停车坐爱枫林晚”遭家长举报,建议从教科书删除,理由是太污!你怎么看?

刘哥走近话人生
1个点赞 👍

贴贴我的旧文:

我来谈一个角度吧。

读诗其实是读的情感的共鸣。现在也正是赏叶子的良辰吉日,同样的情况下,今天的我们爬山的过程中,看到漂亮的叶子会做什么呢。大概率是站在叶子前面拍照,对吧。

几百年前的杜牧,写这首诗的心情跟我们在叶子下拍照,并无二致。

当我们自己带入自己观赏红叶的状态,就会发现,把“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翻译成“因为”颇不恰当。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想想,生活中,我们是因为爱景色而停下来吗?

不是的,是在那一刻景色恰好,惹得我们想多留住一会儿。它不是一个因果关系,而是一个顺承的关系。

景色恰好,心情恰好,条件允许。才留下拍个照。

爬山的过程中一定是这样,一定是“恰好”,你才会停下,顺便歇歇气。

不能歇的地方,就算你看到美景,你也没办法下来。比如你在高速公路上,路过什么江景,你就不会停下。因为没这个条件。

杜牧山行同样如此,他前面两句说“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沿着小小的山路,去山上,隐隐可以看到山顶的人户。

古时候的交通有限,车要抵达山顶本就不易。这种石径他本来走到一定程度,就得步行。

但到什么程度步行最合适?

参考我们自己,是不是距离景色不远不近,再坐车没啥趣味,走一阵也不算太累的时候?

杜牧的状态就跟我们一样。

诗为啥叫《山行》,就在于这一段靠近景色的路,他是走过去的,边走边看。

行是动态的。

而在这一段路上,事物发生的顺序,是:

先停车,再走路,再欣赏枫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它描述的正是这个顺序。

它的意思,应该就是停下车来缓步行走赏析枫林的晚景。

所以“坐爱”,两个字涵盖的是缓步行走慢慢欣赏的具体行为。

听起来是不是很怪?

接下来我要仔细讲了。

坐,是缓步行走。要理解为如坐一样的走。

爱,是欣赏赏玩。要理解为如同爱恋一样的看。

实际上现在的人因为忌讳“坐爱”,把这句改成“停车坐看枫林晚”,算是歪打正着。

这句诗本来要表达的是“停车走看枫林晚”。

但为什么要把走,写成坐。把看,写成爱。

这是就是炼字的妙用。

坐字本身是止的意思,可以延伸为停留。它是一个动作,形容人由双脚站在地上,变化为臀部着物,支撑身体。

注意,注意。

理解坐字的本意,对于理解这首诗有很关键的作用。

因为唐朝时候的坐字,它的意思和用法,是最接近《说文》里坐字的原意的。还没有那么多的引申。最最关键是唐朝时候的坐,还是古坐。还是双膝着地,臀部着物。这种坐传到了日本,日本至今保留着榻榻米这种形式。

也就是说唐朝这个坐,它还是会意字,它还是表示臀部着物的动作。

这很重要。

大家生活中应该有爬山观景的体验,当你爬山,气喘吁吁,又刚好遇到好看的美景。你们是怎样动作?

是不是很想一屁股坐下来?但是现在的景区,大多有很好的台阶,在有台阶的时候,我们是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可是没有台阶的景区,我们是不是老是试图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垫一下屁股,稍微靠一靠,然后远观一下?

杜牧的坐,就是形容的他在山行途中,找一个地方垫一下屁股。这个动作是没有完全停下来的,也不是完全不动的,是左右行动,调整,缓慢挪动,一系列行为的综合体。

但这个动作,它毕竟不是走路,是在极小范围调整身体,以臀着物。所以杜牧写诗的时候,他不能写成走,走幅度太大了,无法蕴含那种在山路上累并快乐着的美好心情。

只有用坐字,才最恰当。仔细想想,有了这个字,是不是有一种缓慢着身子,在山间以臀靠物的悠然意境?

而把看枫林晚锤炼成爱枫林晚。也是异曲同工之妙,看只能蕴含眼睛的状态。

爱却同时包含从看到,到欣赏的复杂状态。是一种穿透性的行为。

也正因如此,杜牧要把停车走看枫林晚这种行为,写成停车坐爱枫林晚。这是生活体验和文学修养双重融合的炼字。

编辑于 2024-01-23 15:54・IP 属地四川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南行兮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