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用《流浪地球 2》和《星际穿越》、《2001 太空漫游》做比较是否合适?

番石榴
32个点赞 👍

之前看过有人拿《流浪地球》和《2001太空漫游》做比较。


《2001太空漫游》是西方一部“教父”级别的“太空歌剧”类科幻片,中国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与其相比在类型和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两者共同点首先是都关注人类命运,所不同的是,《2001太空漫游》反思了人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问题,并归结为高智慧生命体对人类进化的干预,含有一种宗教意味。


在《2001太空漫游》中,一块形似墓碑的黑色高智慧块状物体频繁出现,伴随着猿类进化成人类,人类步入太空,人工智能背叛人类,宇航员进化成更高智慧的婴儿等一系列过程。


与其说是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不如说是一种仰望上帝的宿命论。相似的思维也出现在近期的《星际穿越》中,这似乎是西方人普遍的宗教思考方式。


《流浪地球》中并没有摆弄人类命运的高智慧生命,表现的是人类自己对命运的抗争,靠自己的力量安排未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流浪地球》更类似于好莱坞的灾难片,比如《2012》。


但西方灾难片也多少包含一些诸如“方舟”、“救世主”等宗教思维,似乎是在用科技手段重新演绎拯救人类的故事。

而《流浪地球》则是实打实的不靠天不靠地,自己拯救自己。


这符合中国人特有的信仰理念——祖先崇拜、家国情怀。

宗教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共同点,就是人工智能对人类的背叛。

在《2001太空漫游》中,智慧电脑哈尔拥有了自我人格,懂得趋利避害,不惜杀死人类宇航员以保护自己。

影片通过它来表现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自私自利基因,揭示人类进化中所产生的一些不完美的人性,并为最后出现的“完美”婴儿做铺垫。


《流浪地球》的空间站中也有一个名为莫斯的人工智能电脑,拥有控制整个空间站命运的权力,它也在最后关头背叛了人类。


与《2001太空漫游》不同,莫斯并不是因为像哈尔拥有自私、懦弱的人性而背叛人类,而是因为极端的理性思维而不顾人类的命令。


相对来说,莫斯更符合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由程序代码构成的智慧大脑会极度追求理性思考方式,会离人性越来越远。


而人类的感性思维在某些时候可以从困境中找到一丝希望,这是人工智能所不认同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


关注人类命运和人工智能背叛人类,是这两部电影最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也是两者相互比较的最大意义所在。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流浪地球》在这两点上比《2001太空漫游》在人类命运层面的表达上要更胜一筹。


这或许是因为年代不同所造成的认知差距,但也不能否认中国人对命运的展望比西方人更乐观和积极,与《流浪地球》同时代的《星际穿越》也似乎说明了这一点。


除了以上两点比较,两者的异同也只是普通科幻片之间所存在的异同点,比如飞船结构、星球样貌、角色道具等等,这些也就无须多说了。

编辑于 2023-03-10 17:22・IP 属地广东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是寻然啊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