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李想谈特斯拉、比亚迪降价,称车不是卖得越便宜越好,理想汽车不会「随大流」,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5个点赞 👍

不会随大流只是一种典型公关策略,反倒是李总说“亚历山大”更能反映真相。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市场供给要大于消费需求的行业,厂商是缺乏选择权的。

厂商必然要充分结合整个行业消费状况,想尽办法让自己有活下来的可能性。

如果友商们全部都开始降价,那么理想维持高价定位就会显得曲高和寡,很容易失去市场份额。

毕竟这年头品牌信仰并不是很值钱。

所以只要情况合适,理想跟着友商走降价路线也可能是一种大概率的现实。

这也是李总为什么要说“亚历山大”,毕竟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降价的结果最多不过是维持前些年的市场份额,代价则必然是企业利润下滑。

理想好歹今年开局还不错,隐约有着新势力扛把子身份,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说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接下来只要销量稍微有些下滑,亦或者新车型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暴雷事件……

都可能让大好的局面付之东流。

那么,为啥还要表态说不随大流呢?

这更多是一种公关层面的策略,想要维持住现有车主以及潜在消费者的信任。

举个例子,现在特斯拉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老大,但受到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特斯拉选择多次降价,形成了一种对现有车主的“背刺”。

偶尔一下还行,次数多了呢?就可能给市场形成一种心理预期——它还会继续降价

那么很多原本考虑购车的人,就可能要观望。至于说现有车主会不会被嘲讽“冤大头”之类就更不用提了。

这种现象其实不是新能源领域特有,燃油车某些二线豪华品牌就是这样子丢掉品牌价值的。

而理想作为诞生之日起就是瞄准高端市场的品牌,最忌讳将自身跟“便宜”挂钩。

高端品牌的口碑就是生命线。

所以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在公关层面提及自己要降价卖便宜车的。

当然了,如果真的到了压力扛不住的时候,或许李总会采取一些“委婉”做法。

例如,推出中低端的新品牌,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价出新车,一方面又维持住理想本身的品牌价值。

名字肯定不叫理想,至于是叫想耀还是红理,那就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发布于 2023-03-04 11:37・IP 属地安徽
匿名用户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