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程时间长,是人的免疫系统清不掉(病毒在智能躲避),还是因为病毒复制力太强?
- 33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菲利普医生 - 15 个点赞 👍
以下为臆想。
为什么降温容易感冒?
因为这时候免疫力弱,容易被病毒和细菌感染。
为什么每次免疫力弱的时候都会恰巧碰到病毒?
因为病毒一直被免疫系统压制在体内,并没被清除,只是处于低数量状态,但免疫力降低导致了失衡,病毒迅速复制。
发布于 2023-01-13 09:19・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seej - 10 个点赞 👍
题主所谓的病程时间长,应该是指两层意思,一是发烧时间长,二是症状存在的时间长。
第一,发烧主要伴随着免疫系统攻击染毒细胞,所以发烧时间长,是因为病毒感染的细胞太多,炎症反应也就强烈。
第二,发烧之后的症状,有一些是属于恢复性的,是被攻击的细胞重新生长所导致的,比如咳嗽,浓痰,痰液是细胞尸体,咳嗽是新细胞生长刺激导致的。
编辑于 2023-01-13 21:38・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太空铁 - 7 个点赞 👍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
新冠病程不长,现在住院的一般都测核酸,也报ct值。
一般没有肺炎的病程在7-10天,发热一般是2-3天,也就是说退烧了其实还没有好。转阴才算好。
出现肺炎的一般转阴也是10天左右,个别免疫力差的病人能到14天。但是肺炎的吸收比较慢,通常是出院后一个月复查,也就是说肺炎吸收的时间以月为单位算。
部分人出现肺纤维化,依据以往的经验(开放前少数病人)可能需要半年左右还得复查,有极少数人仍旧遗留肺纤维化,可能终身无法吸收。
因为重症需要应用激素,或如托珠单抗等免疫抑制剂,有部分人会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目前常规是重症用激素,一般就上抗生素。
还有合并其它问题的,比如心衰等等,这类病人病程也长,毕竟只把新冠治好了,病人仍旧无法出院,也不能算治愈。
所以回答题主问题,病毒不可能会智能躲避,不同致病微生物感染人体后的致病过程不同罢了。病毒复制力强不强和个人免疫能力有非常大的关系,有的人免疫能力强大,新冠在粘膜免疫阶段就无法突破,我昨天下班,一个出租车司机现在阴性,我们病区一个长期护工现在也是阴性。。。传染性强不代表复制力强。以人类的角度看,病毒增殖的模式未必比细菌分裂强。因为很多人对病毒有很强的免疫能力,而且相比来说,病毒对人体的破坏力是比不过细菌的。
发布于 2023-01-13 11:56・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庞博 - 6 个点赞 👍
大家是不是有种感觉,新冠现在整得有点像小艾滋的感觉?
在慢慢在消磨人体的免疫系统,听起来感觉有点渗人。
其实不仅是人的免疫系统清不掉、病毒智能躲避;还有的是病毒本身的复制能力极强;
再加上外界环境难以做到清零,所以病毒生生不息。
《免疫力》这本书中说道,人体的免疫力是一个多维度、多成分、立体的防御性网络,是人类战胜各种疾病最有力的后盾。
但这一系统运行久了,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若想弥补,需要靠饮食、运动、心理和睡眠四大基石来打补丁。
一旦疾病侵袭,而我们还没做好应对的准备,放纵身体,暴饮暴食,长久下来,势必会导致身体免疫力的下降。
如今,新冠带着一次次的疾病侵袭,多方位考验着我们机体的免疫力。
所以,从现在开始,请置顶你的免疫力!
千万不要再小瞧那些体检单上的异常了,也千万不要忽视身体给你的每次提醒。
人的生命,有时候比我们想象中还要脆弱。
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定期锻炼,才能提升机体免疫力,才能让我们用一幅健康的身体,面对周遭的病毒,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越过越好。
好的身体,才是一切的前提。
也希望说:有条件的,可以力所能及地配置好保险保障!悲观点说,似乎在未来,每个人生病的概率也被大大提升了。
编辑于 2023-01-12 23:2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粤知保险 - 5 个点赞 👍
这话绝对有问题:新冠转阴后如果只是单纯的咳嗽,并且不伴有呼吸困难,发热或者精神状态差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担心。
千万别信这玩意,我这边一个同事元旦新冠,休息了几天,来上班后就咳嗽,上班了几天突然开始发烧的时候就已经肺部严重感染了,普通病房呆了三天,现在进了ICU,吸高压氧了。
有条件,真的应该在转阴后做个CT,特别是年纪稍微大点的。
哎同事一直没好转,换医院了,希望能好转。
编辑于 2023-01-14 14:22・IP 属地浙江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番茄君 - 4 个点赞 👍
其实你说的两点都有可能存在。
目前来看,并没有明确的新冠特效药可以治愈,病程时间的长短大多和人体的免疫力有关,免疫力好的可能两三天就能恢复了,免疫力低的可能会诱发其他基础病,还有可能对肺部造成伤害。
目前来看,此次的流行毒株主要是BF.7 和BA.5.2属于奥密克戎的进化分支,主要会攻击人体的上呼吸道,并不会往下攻击人体的肺部,因此此次的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和重症率都在降低,但是仍然不能轻视病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便是新冠转阴之后,身体仍然会有其他不适,比如说咳嗽,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有咳嗽不止的情况,包括最近新闻一直报道的白肺问题,是不是和咳嗽有关,WB上CY郝希纯医生 有总结到,我就简单搬运几点,所谓白肺指的是肺泡组织在X光或者是CT上表现为白色,
并且新冠转阴后如果只是单纯的咳嗽,并且不伴有呼吸困难,发热或者精神状态差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担心
其次新冠后还要警惕病毒性心肌炎,不得不说新冠病毒真的太坏了,体内的免疫细胞在打败病毒之后,自己也是上网惨重,因此转阴之后,会发现稍微多走点路,多运动一会就回感觉疲惫,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大战之后还需恢复,因此转阴后的这段时间,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利于人体的恢复。
此外病毒除了逃逸性强,复制能力高之外,它还一直在进化,目前XBB毒株已经出现在国内,相比现在的流行毒株,其传染性和逃逸能力也进一步加强。
发布于 2023-01-12 16:15・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Rosie王 - 2 个点赞 👍
免疫逃脱是主要原因,结合自身得病的过程来说。病毒靠复制能力打败一个健康人的免疫系统是困难的。
但是新冠病毒善于闪避,几乎把人的所有系统都游走了一遍,一旦有潜在漏洞被攻破,人就危险了。一个是年龄大或者有已知的基础病,还有一种就是人本身也不知道自己的隐患,本来现在不会发作,但是新冠发现并攻击了。
还有就是病毒装死残留体内等待时机,等你虚弱时攻击你。很多人都是觉得好了之后,洗澡,运动时出意外。
发布于 2023-01-12 13:5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考拉 - 2 个点赞 👍
新冠第一波冲击高峰渐渐退去,街道、商场也开始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针对第一波的冲击,网友们总结了几个有特点的毒株:
北京株:
烧38℃左右,比保定的温和,比广州的重,中招比例高;
天津株:
俗称的干饭株,中招以后嘎嘎能吃;
保定株:
嗓如刀割,浑身疼,高热39-40℃,目前最重的;
广州株:
发热一般不超过38℃,嗓子又痒又疼,无食欲,最轻;
可是,真的与毒株有关系吗?即便同一个家庭,症状也有轻有重,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症状轻重的根源是什么?
无论北京株、天津株,还是保定株、广州株,本质上都是奥密克戎,因此症状的千奇百怪与这些毒株关系不大,核心在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后,就会触发机体的免疫系统,立即做出反应。
在识别病毒抗原后,大量的免疫细胞会浸润到病毒感染的部位,医学上称为炎性浸润。
免疫细胞浸润到新冠病毒感染的部位,吞噬并同时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和抗体杀灭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的临床症状,比如发热、咽干咽痛、咳嗽咳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味觉改变或腹泻等,正是炎性细胞浸润导致机体各部位发生的直接反应。
最常见的发热症状,有的人最多到38℃就戛然而止,有的人“突突突”到40℃还不肯罢休。
本质就是前者免疫系统足够强大,迅速控制并清理完战场;后者免疫系统稍稍弱些,战斗一直僵持着,不得不求救辅助手段。
通过中枢系统调节体温的升高,达到杀伤病毒的目的,但也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因此,当新冠病毒感染,体温超过38.5℃后,建议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物控制体温,毕竟体温过高对正常细胞的功能也是不利的。
症状轻就一定免疫力强吗?
通俗而言,免疫力越强意味着越快速清除新冠病毒,那么新冠病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越低,症状往往也越轻。
但是,万事无绝对,虽然没啥症状,连续几天检测是阳性,有两种情况值得警惕!
免疫系统弱过了头
.01
这种情况通常是一些高龄的老年人,受基础疾病或机能退化的影响,他们的免疫应答非常弱,意味着身体不怎么对病毒进行抵抗。
病毒可以肆无忌惮地复制,等到身体表现出反应时,往往为时已晚,很可能是重症了。
免疫系统投敌了
.02
这些人的身体跟病毒似乎合而为一,彼此和睦友好相处,根本不会触发免疫反应。
因此,很难用强弱来评价他们的免疫系统,一般都尊称他们为“天选打工人”。
其实,这种情况在乙肝上也比较常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的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一般称为“乙肝携带者”。
这类“天选打工人”也可以称为“新冠病毒携带者”,并不是免疫系统强大到没有症状,而是运气足够的好。
值得警惕的是,这类“天选打工人”身上携带病毒,是有足够传染性的,千万别被“无症状”的外表给欺骗了。
提高免疫力是关键!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对抗新冠病毒,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那么如何提高免疫力呢?
01
合理的饮食
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由于B细胞分泌的抗体是蛋白质,因此,每天足够量的蛋白质摄入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重要保证。
此外,还要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坚果类食物。
02
足够的睡眠
机体的免疫系统是需要休息的。
在睡眠和休息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会自我修复损伤的细胞,清理衰老和癌变细胞,更新和补充免疫系统维持正常功能所需要的细胞。
中度睡眠不足,可降低免疫系统50%的反应能力。因此,保证足够的睡眠,是为下一次和病毒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03
有计划有规律的锻炼
锻炼可以改善机体各器官的调节能力,积极的调动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身体应对各种损害的挑战。当然,也能提高呼吸系统抗病毒能力。
每天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04
补充维生素D
既往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人体免疫调节、维持肺部和肌肉功能、促进心血管健康以及预防传染性疾病等方面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2022年,全球顶级医学杂志《Nature》一篇论文指出:补充维生素D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补充维生素D新冠感染率降低28%,在新冠感染后30天内,维生素D死亡率降低33%,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补充效果更为明显。
05
补充益生菌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补充益生菌对人体免疫力的提高发挥巨大作用。
新冠症状千奇百怪,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抗新冠重在提高免疫力!
发布于 2023-01-13 09:47・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文九 - 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褚小哲 - 2 个点赞 👍
还研发特效药呢?人家医疗专家和媒体大V早就知道新冠怎么彻底治好了!
什么长新冠,什么后遗症,归根到底,就是你病没好利索!
我这里不做苍白无力的科普,咱们普通老百姓眼睛得往上看,看一看人家专家和名人是如何调理身体的。
这些医疗专家和媒体大V说什么不重要,因为口说无凭,他们的嘴是用来赚钱的。
他们做什么最重要,因为身体是自己的,他们用来保命的药,咱们跟着买准没错!
经过一番网上搜索,我惊奇地发现,这些专家和名人想彻底治好新冠感染,并且不受后遗症的影响,居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医中药!
2003年非典期间,钟南山院士的女儿不幸感染了非典。
钟院士本身就是西医的医疗专家,他爱女心切,担心西医治疗以后会有后遗症,所以把女儿托付给老中医邓铁涛。
根据《齐鲁周刊》2014年第14期的报道,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没有后遗症,而接受西医治疗的病人则大量出现肺部纤维化和股骨头坏死症。
我很尊敬钟南山院士,他在非典疫情和这次的新冠疫情期间,都第一时间赶赴疫情第一线,主持指导抗疫工作。
钟院士不会害自己的女儿,所以给她选择了最稳妥没有后遗症的办法,你学会了吗?
再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媒体大V胡锡进一直活跃在舆论场上,粉丝多达2480万,一个人堪比一家大媒体。
老胡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他阳了以后,实时报告病情和治疗方法,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他在2022年12月16日阳,12月29日彻底转阴,用了将近2周的时间。
老胡岁数比较大,62岁了,他新冠感染期间高烧了三夜,最高烧到39.1度,之后是持续八九天的低烧,这才警觉起来去医院拍CT,好在肺部没感染。
彻底转阴以后,老胡自我感觉没有彻底恢复,还好他的亲姐姐在外地中医院做教授,亲自给他开了9副中药调理身体。
亲姐姐总不会害亲弟弟吧?老胡吃西药硬抗新冠3周以后,终于还是选择了中药来避免后遗症。
还有一位318万粉丝的媒体大V司马南,直接点出了治疗新冠感染中药的名字——清肺排毒汤,这是写进国家新冠诊疗方案第六版第七版的方子。
所以2023年的春节,如果你担心春运期间被感染,或者春节期间发生二次感染,答案就显而易见了,给家里准备好这个方子,彻底清除新冠感染及其后遗症!
2020年武汉疫情以后,孙春兰副总理在《求是》杂志上也介绍了中医药,肯定了中医药的经验。
2020年6月7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表,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贡献,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成为了历史定论。
古人云,大医医国,自古大医都有超越医学的战略眼光,可是西方医药集团想尽办法污蔑中医中药,导致目前中医迟迟发展不起来。
中医黑,很有意思。他们骂中医不科学,不精准,不能量化。唯独他们不骂中医的疗效!
还有一个段子很有意思:
记者:为什么不卖给中国芯片?拜登:因为芯片有用。
记者:那为什么又卖给中国辉瑞?拜登:因为辉瑞没用。
记者:中国人会上当吗?拜登:有胡大嘴吆喝,有张网红洗脑。
记者:这两个二货行吗?拜登:还有第五纵队拍砖。
记者:可是中国人信中药,而且见效。拜登:那就得抹黑中药了!
发布于 2023-01-13 12:35・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剑鸣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山里仔一个 - 1 个点赞 👍
2020
中国清零
美国散毒
2021
中国清零
美国散毒
2022
美国散毒
中国清零失败
2023
没办法了,只能共存了。
打了疫苗后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清掉新冠病毒,中国大陆前两年也实现了清零。
奈何美国四处制毒投毒,不是美国军人发烧就是德堡枪击杀人要不就是美国猴子跑了,终于实现全球多病毒共存。
这个问题下的大家都太理性了,要知道病毒如何发展,是取决于人类灯塔蓝星第一科技强国阿酶厉卡的国策的,这不是一个科学问题,也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这是一个和美国深度绑定的政治问题。
编辑于 2023-01-13 12:31・IP 属地重庆查看全文>>
bighood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伪中医黑真中医粉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呼呼啦啦 - 0 个点赞 👍
新冠这种病是非常消耗身体机能的,一周病程后只是转阴而已,真正恢复身体机能怎么也得再花个三四周的时间,一些情况甚至需要更长时间去恢复。长新冠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有大量的研究数据做支撑。
几乎所有老人新冠死亡案例,都具有以下病程特点:
1.发烧时间并不长,体温也不特别高,症状表现总体比年轻人还要轻,大部分三天之内就可以退烧,小部分会持续的低烧。
2.退烧后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其他方面看起来都很正常。
3.精神越来越差,拒食(很坚决)。
4.退烧后5~10天进入高危期,因为肺部感染叠加缺乏营养,会突然在某个时间段血氧骤降,直至死亡。
如果老人退热后依然精神不佳食欲不振,或者持续低烧,就要引起重视,该送院的送院。
发布于 2023-01-13 09:41・IP 属地湖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张导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小鹏一fly - 0 个点赞 👍
新冠更像是免疫系统和血液疾病,比如很容易形成血栓,大的小的都会概率出现。那么你觉得脑血栓和生殖器血栓会是多长的病程?
新冠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提升两到三倍(没有任何保健品有这么显著的效果),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近些年西方原本近乎消失的传染病最近都发病率大大提高。这和人体免疫系统的变化有多大关联?
都还没有确切答案。
新冠是一种新疾病,并且突变过于迅速,我们对它的了解还很不充分。这时候妄称小感冒还是小艾滋还是益生菌,都为时过早。
编辑于 2023-01-13 11:27・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博涵-aerofloyd - 0 个点赞 👍
少数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ARS-CoV-2)的患者发展为需要机械通气的严重肺炎,这些患者几乎占与感染相关的所有发病率和死亡率。据报道,严重SARS-CoV-2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为20-40%,并部分患者伴有严重全身炎症反应,这导致人们猜测,SARS-CoV-2肺炎的病理生物学不同于其他呼吸道病毒和细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Richard G. Wunderink教授等在《nature》上发表研究,“Circuits between infected macrophages and T cells in SARS-CoV-2 pneumonia”,描述SARS-CoV-2肺炎中感染巨噬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回路。
研究者将88例继发于严重SARS-CoV-2肺炎的呼吸衰竭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样本,并将其与211例继发于其他病原体的肺炎患者和42例未插管的肺炎患者在大流行前和期间前瞻性收集的BAL样本进行了比较。对于许多患者,研究者能够在插管48小时内以及在疾病过程中连续获得样本,使研究者能够了解COVID-19诱导的呼吸衰竭的早期发病机制和进展。研究者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BAL样本,并对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大规模转录组分析。
此外,研究者对10名重症SARS-CoV-2肺炎患者插管后48小时内收集的BAL液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研究者利用这些数据建立了SARS-CoV-2肺炎独特的病理生物学模型。研究者的模型提出,SARS-CoV-2最初感染并在鼻咽上皮细胞中复制,与下呼吸道或远端肺上皮细胞相比,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的ACE2水平相对较高。无论是通过气管支气管树的远端进行性运动,还是通过鼻咽内容物的吸入,一些病毒进入远端肺泡间隙。在肺泡腔,SARS-CoV-2感染肺泡上皮细胞和组织驻留的肺泡巨噬细胞。
转录程序在被感染的组织驻留的肺泡巨噬细胞内被激活,促进记忆T细胞招募到肺泡间隙。在那里,记忆T细胞被激活,释放IFNγ,激活组织驻留的肺泡巨噬细胞携带SARS-CoV-2。最终,这些组织内的肺泡巨噬细胞死亡,单核细胞来源的肺泡巨噬细胞被招募,这些细胞转而被SARS-CoV-2感染,通过T细胞维持炎症信号环路。这些感染的肺泡巨噬细胞可能扮演特洛伊木马的角色,将病毒转移到邻近的肺区域,缓慢传播SARS-CoV-2感染穿过肺部。
因此,A型流感感染大量细胞,导致病毒快速复制、广泛损伤、强大的抗病毒反应,并导致感染的上皮细胞死亡,而SARS-CoV-2感染可能导致空间局部感染。这可以解释COVID-19症状最小的患者在胸部CT上观察到磨玻璃浸润的局限性。研究者推测携带SARS-CoV-2的肺泡巨噬细胞可能在肺泡间传播病毒。在每一个新的感染区域,含有病毒的肺泡巨噬细胞和激活的T细胞之间的正反馈循环可以促进持续的损伤和炎症。
研究者的SARS-CoV-2肺炎模型可以解释COVID-19的一些不寻常的临床特征。最值得注意的是,严重SARS-CoV-2肺炎的临床病程比其他呼吸道病毒要长得多。SARS-CoV-2感染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呼吸衰竭的时间为6-12天,而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从1-3天甚至更短。此外,在队列中,与其他引起肺炎的呼吸道病原体相比,严重SARS-CoV-2肺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更长,尽管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相似。较长的临床病程也可以解释这种疾病的一些全身并发症。
虽然样本很少,但研究者队列中COVID-19患者和其他病因性肺炎患者血液中的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相似,证实了近期的系统报告。这一观察结果提出了一种有趣的可能性,即SARS-CoV-2肺炎患者全身并发症数量的增加,与长期而不是较高水平地暴露于循环中的炎症细胞因子有关。
总之,研究者提供的数据集支持一个可测试的模型,在该模型中,携带SARS-CoV-2的肺泡巨噬细胞与分泌IFNγ-的T细胞形成正反馈循环,促进严重COVID-19患者的肺泡炎。
发布于 2023-01-13 12:29・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爱分享的小刘博士 - 0 个点赞 👍
太高深的只能等大牛们研究,我只能观察周边的。好几个阳康得瑟的,重新发烧,甚至有一个住院了。二次感染估计都没那么快。结合有很多新闻,年轻人阳康运动,洗澡就心肌炎没了,估计病毒非常狡猾,会很长一段时间潜伏在各个器官里。但凡遇到宿主免疫力下降,就会重新大量复制,甚至比第一次还病重很多。
我自己以前经常熬夜写代码,现在躺床上只要过1点就心脏不舒服,每天现在睡9个小时才能自然醒。
所以阳康了一定不要得瑟,好好休养,按现在的情况,下一波高峰来临的时候,能休息好完全恢复都很幸运了。
编辑于 2023-01-13 12:48・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無心飛翔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 - 0 个点赞 👍
不知,所以这是最扑街的
全是推论,莫能定断
首先,长新冠里面很多都是受损器官没能恢复,因此不能说是躲避能力强
其次,复制能力强是肯定的,不然也兑不掉那么多免疫细胞、从呼吸体统打到泌尿系统
最后,症状经常出现反复,这躲藏能力确实也很强,再从解剖结果来看,妈滴,这病毒还真的也有强制与你“共存”的能耐。
(为什么说“也有”?大部分病毒都有)
编辑于 2023-01-13 18:0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许松山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拖鞋半只 - 0 个点赞 👍
当一个人感染新冠很长时间以后,其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可以由三方面综合解释。
第一方面,因为感染新冠后,身体很多部位都有可能被攻击,或出现损伤,产生炎症反应。当感染十多天以后,机体的抗病毒能力较强,游离的病毒或是被感染的细胞基本被消灭干净。但人体重要器官或组织仍需要较长时间修复,个别组织细胞在即使没有病毒情况下也会出现长时间的炎症反应,具体病理性机制可参考图片。所以机体完全恢复时间和病毒清除时间并不对等。
第二方面,病毒在某些细胞内可能存在潜伏可能性。目前很多研究表明身体很多组织器官都可以检测到病毒,当病毒入侵到中枢神经系统、睾丸和眼睛这些免疫特权区域时,病毒则很难被消除。能突破血脑屏障、血眼屏障、血睾屏障的病毒目前也有很多种,所以对于新冠病毒并不是特例。有些病毒可以长时间潜伏于免疫细胞内,是否新冠病毒也具有该能力,还需要研究。
第三方面,病毒携带抑制免疫系统基因。新冠病毒携带ORF6基因,该基因可以抑制人体的NLRC5基因,而NLRC5基因又调控MHC-I类基因,最后影响T细胞识别,最后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
发布于 2023-01-13 16:1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觉悟道 - 0 个点赞 👍
我认为应该是二者兼具
首先,免疫逃逸是肯定存在的,而且相比常见病毒例如流感病毒要严重的多。
其次,病毒复制力这个数据比较少,大众和科学家的关注度也不高,毕竟这个指标与病程长或者
严重程度并无直接关联。
此外,我认为这次病程长,很重要的原因是病毒在体内的受体ACE2等分布广泛,且病毒的侵入能
力比较强,甚至有证据能够通过反转DNA嵌入人的基因组,通俗的讲就是这个病毒产生的影响面广
而且影响的层次深,这样就相当于给身体带来了系统性深刻伤害,因此比喻为小艾滋确实更合适一
些。
发布于 2023-01-13 20:54・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天书基因 - 0 个点赞 👍
前些天有流感再流行新闻,但是很少人知道流感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现在的流感病毒就是当时病毒的变体。
一百年来,人类能做的是充分适应了流感病毒,有了一定的免疫性,也有了成熟的治疗方案和医疗组织系统。
(1952年WHO成立了第一个全球疾病监测网络— — —全球流感监测网络(GISN)。主要职责是监测流感病毒变异,为全球流感大流行预警提供重要的线索和科学依据,为及时制定防控对策赢得宝贵的时间。确定流感疫苗株,为每年两次的流感疫苗成分提供重要建议。)
时至今日,人的免疫系统依然在追逐流感病毒变异的步伐,而人类的科学也无法杀灭流感病毒,只能阻止或延缓病毒再复制。这是人类努力达成的与流感病毒的共存。
新冠来了,我们也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人类一生百八十年,病毒一代六到八个小时。我们从出生自带的免疫系统,一辈子需要抵抗10万9千代病毒的繁衍,所以只靠免疫力有点难。还是希望科学医学进步,让新冠逐渐无害化低害化更靠谱。当然,提高自身免疫力也不能停
发布于 2023-01-13 20:31・IP 属地天津查看全文>>
徐无鬼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匿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