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对于《阿凡达2》的评价本来就挺奇怪的。
一开始我看相关回答,还以为是个什么评分4-5分的烂片,结果去豆瓣一看8.0,那没事了。
而且现在还有说没反转的,嘴是真硬。
知乎上对这部片的评价:「全球都卖不动,口碑稀烂」→「只有美国卖得动、口碑稀烂」→「中国票房和全球票房是两回事」→「中国票房高,但也比无脑粉吹的50亿低多了」→「你们喜欢又怎么了,我觉得它是依托答辩」。
话都被你们说完了,确实没反转。
承认自己当初被信息茧房先入为主了,或者自己的审美与主流有强烈偏差这件事情真的很难吗?
更离谱的是,当时有好多回答以这部片的票房为工具,来宣传自己对yi情相关政策的立场。还扯到剧情里的“典型美国内核”,来批判一波意识形态,强调自己的优越性。
我真的怀疑这些人是否还真的能好好地坐下来,像小时候那样,享受纯粹的美和幻想。他们每天刷着B站DY快手这些廉价奶头乐不亦乐乎,这时候美国人把最精致最现代最昂贵的奶头乐摆在面前,他们说“我要贬低它,不然体现不出我的精神高贵”。
我也没觉得这部片很完美,但是把这部代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水平的电影说成“答辩”、“烂片”的人我实在是不知道他们是抱着怎样的期待去电影院的。有些人可能看过几部绿皮书寄生虫就觉得自己很懂电影艺术,很懂什么是文学性。于是当电影的题材浅显到他们自己能完全看懂的时候,就不愿意去屈尊附就承认商业片也能有很高的价值。这些人虽然把“内核”“思想性”“文学性”挂在嘴边,喜欢以文艺片的晦涩为追求,看片和影评几乎抱着功利的态度。自己却在没有多高的阅片量或者阅读量的时候,就丧失了感受文艺作品中最简单的美和幻想的能力。我愿称之为“文艺阳痿”。
编辑于 2023-01-20 08:38・IP 属地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