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破十九亿了,
折射的就是一些人可悲的处境。
首先就是,关于《阿凡达2》的票房的问题,充斥着大量的“不问是不是”,“反正我不喜欢”,各种阿Q式打滚,什么回不了本,反正在中国票房不高之类的。你看,这个问题下面还有呢。人家问的就是票房问题,你是不识字么?你回答那些有用么?关于《阿凡达2》感想的问题也不是没有,你不喜欢你去那里回答呗。“反派影评”给《阿凡达2》打了5分(10分满),我感觉批评的有理,打得好。你呢?你就发现,现在很多人,活到连怼到脸上的客观事实都不会承认,永远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所以我说他们的小作文都写好了,就等着《阿凡达2》滑铁卢呢。结果现实就是人家票房一路高歌,这头《三体》动画罗老师狂吃压缩毛巾。但是哪怕《阿凡达2》票房为0,去年票房前八还是美国好莱坞的,你的幻想世界并不存在。
还有就是,你发现很多人处于一种焦虑,狂燥的情绪里。
现在点开各种网站,”答辩“满天飞,各种剧集,电影,游戏等等娱乐,都被扣上了屎盆子,处处答辩,成互联网旱厕了。但是这些作品真有那么烂么?其实没有,各大网站评分都是6.5-7.5这个区间,很多顶多是庸作。打发时间都不错,犯得着像剧组和你有杀父之仇那样么。更何况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而且很多人其实也没看,没玩,就是看了几个自媒体的东西,愤怒,焦虑,想骂人。就是盼着创造这些的国家自动沉到海里去。
再有就是,很多人已经失去了上个时代大家享受生活的能力。
看大片,本来是一件美事。无忧无虑的周末,躺在电影院,好好享受。
《阿凡达2》就是一部顶级特效,每一帧都是为了3D效果设计,情节不拖后腿,价值观全世界都能接受的作品。你来电影院点杯饮料舒舒服服躺着看三小时就行了。很多人连这种快乐都没法获得了。但是在一些人眼里,这就是挑衅,是侮辱,纳美的人的箭没有射到殖民者的头上,而是射到了他的裤裆里。
有些人吹毛求疵,反而暴露了自己对电影的无知,《视与听》百大电影你看过几部啊,AFI百大看过几部啊。我翻了一下豆瓣,我最近在家里看的五部电影是《一代鲜师》,《血迷宫》,《影武者》,《后窗》,《安全至下》,东方的西方的彩色的黑白的文艺点的惊悚点的都有,所以我去电影院知道我看《阿凡达2》看什么,看得就是奇观,看得就是特效。三句离不开”答辩“的,请问你们有什么阅片计划,收藏了哪些电影的影碟呢。你跑肯德基举着一个炸鸡腿,照着《米其林指南》念,以为别人能高看你一眼,以为你是美食家么,只能说你很幽默。你要再怒斥点肯塔基州霸权,桑德斯上校样板戏啥的,大家就当你精神有问题了。
这些人,和郁达夫的《沉沦》遥相呼应,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有这种人:
【我怎么会走上那样的地方去的?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悔也无及,悔也无及。】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