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个回答

如何看待北京时间2023年1月11日,俄军占领苏勒达尔?

李铁夫
111个点赞 👍

其实很多时候道理是这样的,嘴硬没有用的,像东斯拉夫大区这种匹配机制和大毛子二毛子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打仗就是纯靠消耗,就是看谁的坦克装甲车大炮多,你被消耗的快,说明你被打击的狠,如果你真的战果连连,自然俘获无数,反正大毛子二毛子都是丢装备丢出名了,这一点真的很像国军,就像委座常说的一样,我们的士兵,一个个都跟大少爷一样,随意丢弃武器,盟国在大太平洋区域的储备再多,也顶不住我们抛弃武器的速度,像什么海马斯,凯撒卡车炮,M777榴弹炮,这都多少代神器了,二毛子嘴里神器更新速度,比棒子国换妹子的速度都快,感情美畜和老欧洲送来的武器人均神器。

现在老欧洲能用的T-72,BMP-1送光了,现在又传出来法鸡准备送AMX-10RC这种可以叫装甲突击炮,也可以叫装甲侦察车的新一代神器,当然了东西还没有上场,二毛子已经开吹这是无敌小坦克了。AMX-10RC送完了,德四要送黄鼠狼了,美畜要送M2A1啊,至于黄鼠狼二毛子全都要,硬是要把德四那点库存全要光,然后是不是可以送豹1了,豹1送完,是不是可以送豹2了,问题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再说了,德四也好,大波波也罢,捷克也行,别说豹2A7了,豹2A4舍得送不?大波波还有不少PT-91,都扣扣索索,所以先把PT-91都送了再说吧……

现在美畜和老欧洲的挤牙膏式军援就是你送一个连,我送几十辆,够干啥?够消耗不?要知道老毛子当年的打算,是T-80拼光了,拼T-64和T-72,然后是T-62和T-55,再然后是T-54,最后攻占巴黎的是T-34/85 1969。所以美畜老欧洲,早点把M60、M48、M47拿出来翻新,早作准备才是正事,别整那些虚的,大波波还要靠豹2平独镇露呢,早点去弯弯把M60、M48和M41这些破烂收回来,运到欧洲开始翻新,早早送给乌克兰人去打消耗,这才是王道,别老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凸

言归正传,在俄乌开战之前,阿特木斯克的作用是后方基地,并不直面战事。作为阿特木斯克屏障的苏勒答尔,当然也算高枕无忧。

甚至到毛军对乌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后,形势依然如此。但由于毛军已紧逼至北顿城市群,加上原有战线的战事日紧。因此阿特木斯克除了要支援波帕斯纳亚第24机步旅、斯维特洛达尔西克第30机步旅作战外,还要肩负起向北顿城市群转运兵力、物资的重任。

至5月初,毛军占领波帕斯纳亚后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在北顿城市群危机的同时,第24机步旅残部撤往苏勒答尔条状带据守;第30机步旅亦撤回水库北部阵地。

毛军主力在向北压去的同时,也以一部向西侦察攻击,至6月初已抵达波克罗夫斯克/苏勒答尔外围,并发生激战。

当然,这时俄乌两军的主力都瞄向了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毛军向西侦察的仅为瓦格纳集团一部。因此这样的激战带有试探性质,并非俄军强攻,当地乌军依然无虞。

值得注意的是,瓦格纳集团主力当时没有参与北上作战,而是主要在南翼战场攻略,一方面针对水库北部区域的乌军作战,另一方面则压向M03公路,威胁水库区域乌军的补给线。

战至6月下旬,北顿战场形势明朗。而此时南侧的瓦格纳集团已压过M03公路,并对水库北侧的乌军构成包围之势。

至7月初北顿城市群战役以毛军的胜利而告终,毛军虽然没有坚决消灭乌军的残兵败将,但是此时的乌军主力集团却是轻兵撤退,遗失了大量重武器;而且在北顿城市群久战两个月,处于大量兵力减员、建制残破、极度疲劳的状态。

毛军如果此时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尾随向西攻击的话,在塞弗尔斯克至阿特木斯克方向是可以取得重大战果的。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此时的毛军选择了休整,毛军参战的中央军区和南部军区部队就此歇班;卢甘斯克武装因为对“解放”顿涅茨克的地盘无甚兴趣,也仅保持了一部兵力继续攻击;顿涅茨克武装则由于主力粘在正面战线,也无力在此发动猛攻。

唯一一支保持进攻节奏的毛军武装就是瓦格纳集团了,然而瓦格纳集团此时的规模和支援尚不是很强,其部队性质又决定了它也是给多少工钱,打多大的仗。

因此,瓦格纳集团的进攻节奏也在有意识地控制,简单来说就是:我每天都在打仗,无论是歼敌还是占地,也都有战果,但是不会说拿出血本,一股脑去死磕乌军的残兵,非得要攻下阿特木斯克才行。

这样的话,乌军其实是有了喘息之机。

趁着毛军攻势力度大减的机会,乌军主力一方面也在火线休整,另一方面则就地构筑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以俄乌两军当前的接触线为基准,至塞弗尔斯克和阿特木斯克城为止,苏勒答尔条状带为此线最重要的支撑点;

第二道防线:阿特木斯克至塞弗尔斯克河谷带诸城镇本身,尤其是南北两城,作为城区防御阵地;

第三道防线:预备防线,在塞弗尔斯克—阿特木斯克线至斯拉维扬斯克城市带之间。

乌军初步稳住阵脚后,发觉当面的毛军攻势力度并不大,因此将第14机步旅、第17坦克旅、第24机步旅、第30机步旅、第57摩步旅、第80空突旅、第128山地旅等部后撤整补。

在战线上只保留第10山地旅、第58摩步旅、第72机步旅,在火线整补完成后,再带着一票领土防卫军,实施防御。

乌军这样的防御策略有两个弊端:

第一:动员兵需要付出极大的伤亡,毕竟毛军地面攻势不坚决,但炮火打击一直存在,大量经验少的动员兵上前线,在炮火打击下是要付出巨大损失的;

第二:即便付出巨大损失,但也只能保障整体防御性的稳定,一些阵地依然是会陆续失守的。

然而如此防守策略下也有有利之处:乌军大量正规军可后撤整补,在乌军当前的战训模式下,其很快(1到2个月)就可再度投入战场。而且正规军具有攻击能力,整补之后可作为机动兵团使用。

乌军在8月底发动的赫尔松反攻中,主力军就有从北顿抽回整补的第17坦克旅、第24机步旅、第57摩步旅和第128山地旅;9月初发动的哈尔科夫反攻中,也有从北顿抽回的第14机步旅和第80空突旅。

毫无疑问,在7月到8月的“休整阶段”,乌军率先抓住了宝贵的时间,并将之转化为了具体的收益。俄军在认清现实后,才在9月下旬不得不开启动员。

当然就阿特木斯克战场来说,由于乌军老部队的兵力密度下降,以瓦格纳集团为主的攻击部队此后陆续取得了战果。

至7月下旬时,瓦格纳集团捷报频传:

第一:拿下了水库北部的乌军阵地;第二:完全控制了M03公路,并向西继续攻击;第三:攻下了波克罗夫斯克

前面说过,波克罗夫斯克是苏勒答尔条状带中最南侧的村庄。仅从地图区域看,该地似乎占据了整个条状带的一半。

但是波克罗夫斯克本身只是一个战前人口1300余人的村庄,它的人口密度很小,建筑物比较稀疏,相对来说乌军组织防御比较困难,当然也相对好拿下。

可再向北打苏勒答尔的话,乌军就没那么容易放手了。

事实上毛军在控制了波克罗夫斯克时,从另一河谷地带对苏勒答尔的攻击已经开始,但这里有乌军第10山地旅、第58摩步旅、第80空突旅(留下的一部)以及预备役第4坦克旅各一部,抵抗比较顽强。

不过战斗到8月10日前后时,毛军还是攻入了巴赫穆茨克,并占领了苏勒答尔南郊的可耐福石膏厂,攻击苏勒答尔的作战就此开始。

当然,面对总体力量偏弱的乌军,此时俄军在整条战线上的进展还不止于此。

第一:北线毛军逼近了塞弗尔斯克外围;

第二:T1302沿线已夺下了贝雷斯托夫等要点,并向乌军纵深发展攻势;

第三:由波克罗夫斯克向西攻至阿特木斯克东郊;

第四:南侧继续向前稳固推进,进攻科德马等地。

不过毛军主力此时仍在整备中,前线只有瓦格纳集团及卢甘斯克武装抽出的机动部队,因此各个战线都有进展,但也比较缓慢。

战至8月下旬,在苏勒答尔方向的战事来说,卢甘斯克武装已基本控制巴赫穆茨克,并攻入了石膏厂以北的苏勒答尔城区内。从整个战线的情况来说,大体形势也比较好。

如果毛军能在苏勒答尔继续投入生力军,那么夺城的希望是很大的。即便毛军没有生力军,但当时战区内的乌军也已经被打得没脾气,添油慢战也不是不行。然而,就在这个当口上,战局却急转直下了。

2022年11月时,乌军在卢甘斯克的进攻已显疲态;但毛军自赫尔松的撤军使得该方向的乌军集群可以他用。

原本乌军确实是计划在扎波罗热发动反攻的,但随着阿特木斯克战局的吃紧,赫尔松的乌军机动兵团逐渐转运了过来。

至12月时,先后出现在该战场的乌军赫尔松集团部队计有:

正规军第17坦克旅、第24机步旅、第28机步旅、第46空突旅、第57摩步旅、第61猎兵旅、第128山地旅;新组建的第60机步旅、第63机步旅;除此之外,尚有数量不等的新动员兵。

加上原先已在阿特木斯克的守军,乌军集中在这一方向的部队已经达到了正规军主力旅的一半,再有新部队及领土防卫军,则全部计有近30个主战旅。

不夸张地说,乌军已经将主力集中到了阿特木斯克战线。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一区域其实是摆不下这么多乌军的。然而这么多乌军在阿特木斯克竟然还被打得连连败退,那只能说明一个原因:乌军在承受巨量的损失,以至于不得不用大量部队填线。

此时,瓦格纳集团的南线部队已经跨过了T0513公路线,并夺下了以西5公里内的所有要点,乌军被迫在此线摆了8个旅应对。

8个旅是什么概念?2015年到2022年乌军在东乌轮战时,全战线也不过放7到8个旅而已。

因为瓦格纳集团已经逼至阿特木斯克东、南城郊,甚至一部已经入城,乌军在城区也不得不摆了4到5个旅及辅助部队来守城。

战至此时,阿特木斯克围城战条件逐渐成熟,瓦格纳集团在苏勒答尔及向东T1302公路上的雅科夫列夫卡开始发力。

这一线的乌军最初有2到3个旅,后来增加到了5个旅左右。乌军另外的部队主要在塞弗尔方向,另有一部轮换,还有一部领土防卫军防守预备阵地。

进入到2022年12月,毛军对苏勒答尔及以东T1302公路线上的雅科夫列夫卡攻势加强。

雅科夫列夫卡是苏勒答尔东北方约4公里的一处村庄,战前人口1300余人。北顿战役后,作为乌军前沿支撑点存在,经历了反复争夺,早就打成了瓦砾一片。

如果说苏勒答尔是阿特木斯克外部屏障的话,那么雅科夫列夫卡就是苏勒答尔的外部屏障。

然而随着毛军的发力,至12月上旬时雅科夫列夫卡的乌军逐渐绷不住了,开始后撤。毛军清理完雅科夫列夫卡之后,迅速占领了该地周边的高地,并向乌军纵深拓展战果。

在苏勒答尔城方向,瓦格纳集团再攻巴赫穆茨克,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并从巴赫穆茨克西南发力,逐渐攻向阿特木斯克东北郊的皮德赫拉德恩。

战至2023年1月2日,毛军在雅科夫列夫卡方向发展战果,已经延及苏勒答尔北侧高地。同时城区内也从矿区方向攻入东南部城区。

两天后的1月4日,毛军不仅在城区继续保持进展,南北两翼的突破极为迅速,逐渐对苏勒答尔城区形成包围之势。

此时乌军原先在苏勒答尔的第24机步旅因战损严重,已经被抽往阿特木斯克整补并担负守备任务。新调来的守军主力是第61猎兵旅和第128山地旅。

值得一提的是,第24机步旅和第128山地旅都曾是北顿战役的乌军主力,尤其是第24机步旅从波帕斯纳亚到苏勒答尔,是乌军当时被打得最惨的一支部队。

之后这两个旅都后撤整补,参加了赫尔松反攻,包括第61猎兵旅也是参与赫尔松反攻的部队,当然各旅都伤亡很大。

乌军当时为了赫尔松反攻准备了大量的动员兵力,因此上述各部虽然减员大,但在短时间内可以恢复兵力数量。

不过由于老兵骨干及重装备折损严重,因此战斗力大为下降。当这些部队返回顿巴斯之后,面临的又是战区最强的毛军炮火和擅长攻坚作战的瓦格纳集团,这些都是赫尔松战场没有遇到过的。

因此尽管第61猎兵旅和第128山地旅拼死作战,但伤亡极大,而且根本挡不住毛军攻势。在苏勒答尔一线的防线,也是逐步后缩。

为了稳定前线态势,同样是从赫尔松增援来的第17坦克旅和第60机步旅开至苏勒答尔西南(阿特木斯克东北郊)方向,但依然未能奏效,毛军还是控制了皮德赫拉德恩。

在苏勒答尔方向,乌军又紧急增援了赫尔松增援来的第46空突旅,然而还是挡不住毛军攻势。乌军在不少阵地上都出现了临阵脱逃的现象,使得毛军进展速度日益加快。

1月6日,毛军推进至苏勒答尔的中部城区地带;

1月7日,毛军推进至苏勒答尔核心城区,并在城北继续拓展战果,兵锋指向巴赫穆特卡河谷带;

1月8日,毛军除在苏勒答尔核心城区作战外,从北部压过来的部队也攻入城中,苏勒答尔核心城区已面临三面被围态势;

同时在苏勒答尔以南,毛军全线推进,逼近T0513公路线;

1月9日,苏勒答尔城区巷战继续,小泽老师发表讲话称,乌军击退了毛军多次进攻,感谢苏勒答尔的勇士,为乌克兰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和力量。

小泽老师的这种讲话,已经暗示了乌军将不会再继续死守苏勒答尔城,将按照惯例在毛军合围前撤出守军。

1月10日,毛军合上包围圈,并开始清理城内残留的乌军部队。

1月11日,传出来毛军占领苏勒达尔,目前得到的信息就是如此,如果乌军没有强有力反击或抵抗的话,苏勒答尔就可以确认是丢定了。

这个进展意义不不仅仅在于击败了乌军增援来的赫尔松集团,也不仅仅在于夺下了一个坚固要点。关键在于苏勒答尔一旦拿下的话,无论是进攻阿特木斯克还是向北瓦解乌军防线,或是迫使塞弗尔斯克乌军撤逃,都将是极有意义的。

因此接下来的看点,一方面是毛军清理控制该城到底需要多久?能不能稳住战果?更重要的是毛军如何快速发展攻势?选择在哪个方向发力?

这些工作如果搞得好的话,那苏勒答尔之战将会起到转折点的作用,当然前提是毛军必须要抓好机会才行。

毛子的小姑娘,都拿起AK了,这仗打的啊

╰U╯☜(◉ɷ◉ )

编辑于 2023-01-13 11:44・IP 属地陕西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爱摸脑袋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